王红
济南市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在音乐课上,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表现出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心理。导致大多数学生厌学,或学习不足,对教材内容缺乏兴趣,无法调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习惯,围绕教材内容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听、唱、玩,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树立自信乐观的态度。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音乐;课堂兴趣
前言
经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们喜欢引人注意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存在着潜在的期望,大多数儿童将期望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一个低自尊和害羞的孩子也可能期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鉴赏能力,结合音乐教学课程内容,通过唱、弹、听等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生动地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高年段的四到六年级学生,大部分性格比较沉默,属于被动融入教学环境,因此,学生如何提高才能学习热情,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对此进行一系列的改变,创造音乐课堂充满乐趣性。
一、影响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兴趣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现状和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了解,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该校4、5、6年级212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相关有效数据,详细计算了当前高年段学生对音乐的看法。本问卷从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师生关系、教材内容、音乐类型、表演形式、年龄心理。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本调查设计了15个单选题和5个填空题,并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填写。开放式问题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最后,34.7%的受访学生说他们有时喜欢,近26%的人说他们不喜欢,只有22%的人说他们完全喜欢,还有少数人不确定。问“喜欢的歌曲主要都是从哪些渠道播放”,71%的学生认为通过“手机电脑”的方式进行播放,只有7%的学生表示喜欢的歌曲从“音乐教材”,和一些通过电视广播和儿童动画找到喜欢的音乐。但是,比起这些,更加偏爱于通过手机或网络。究其原因,可能受到当前社会背景的影响,学校音乐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缺乏联系,导致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无趣。根据数据报告,60%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20%的学生喜欢中国民族音乐,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音乐。比如歌剧和古典音乐,分别占9%和11%。因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音乐文化与兴趣的结合,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文化感到了排斥。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对音乐热情的策略
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与课堂时间有限有关。因此,让学生完全依靠课堂时间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是不现实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之外知道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应把兴趣培养工作从课堂拓展到课外,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达到充分的态度。兴趣小组也是拓展课堂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习能力,将学生组织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并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小组教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例如,如果有学生喜欢乐器,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组建乐器组,重点培训学习如何为歌曲提供音乐和伴奏。当然,你也可以学习分配技巧。在课堂上,乐器组的成员可以自己学习制作乐器,并学会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乐器,如鼓、沙锤、钟弦、竹笛、笛子等。但是由于年龄小,会出现学生制作的乐器特别粗糙,但是不管怎样,创造工具的同时,一直是他们最独特的艺术思维,做一个好工具,里面包含他们的思想智慧和潜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培养创造性的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兴趣。一些学生适合掌握音乐的节奏,他们应该建立一个节奏组,让他们研究,找到这首歌的节奏困难问题,努力学习节奏重难点,并教其他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培养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而有的学生在发音技巧方面,学习很快,喜欢张嘴唱歌,可以成立一个声乐小组,专门练习唱歌、训练学习唱歌技巧,并定期组织声乐练习活动。此外,还可以成立一个舞蹈兴趣小组和音乐朗诵小组,让学生获取更多的选择,丰富他们的艺术领域,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组织,提高整体学习能力。
三、开展游戏化的音乐,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人类哲学的角度看,人具有玩耍的天性精神,需要从事各种娱乐活动,还需要活跃于社会交往,提高思维能力,拓宽艺术的领域。这种游戏玩耍的精神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心理上不成熟的孩子,他们比各方面综合成熟的成年人要对各种游戏更加感兴趣。所以,游戏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快乐的活动形式。正因为如此,导致很多小学生在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上,大部分都被绑在了与游戏结合上面。随着教学思维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拓展,许多小学教育教学开始有效地与游戏相结合。只有通过游戏,我们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快、更有效。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也起源于古时候的游戏娱乐。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正是符合音乐的基本精神。
因此,小学音乐教育有必要设计一个系列的游戏,这样学生就可以深深感受到游戏的魅力。其中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对音乐的理解,自身感情投入到音乐中,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以此提高自己,然后爱上音乐。在课堂上,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首先,需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播放一系列的音乐视频,或结合实际,走进现实,把鼓带入音乐教室里,进行不断敲击,然后问学生“通过声音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再以此结合游戏,根据听觉的判断,测试学生们对乐器的认识。
其次,在演奏的过程中,让不同的音色、不同种类的乐器都能起到效果,然后让学生轮流判断它是什么乐器。因此,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听力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普通乐器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可以选择音色差异较大的乐器。对于一些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音色差异较小的乐器。这样,学生不仅能全面掌握乐器知识,还能了解对各种乐器不同情感上的感官功能,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给音乐学习带来更好的学习基础。
总结
总之,音乐可以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和纯洁。小学音乐教学更有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然而,为了使学生主动接触和学好音乐,有必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建立兴趣小组,通过展示自己的机会,使用多媒体和其他方法,以此刺激他们的兴趣和对音乐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未来生活,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潇.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36.
[2]林艺.谈小学高年段学生音乐表演兴趣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