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王应学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全面实施,对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应学
        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镇文斗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全面实施,对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简单论述了数学德育课程的内涵,并详细地探讨了数学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学;融合策略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强调了德育教学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注重适当地渗透一些德育教学内容,以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内容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思想价值观,从而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为将来的成长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益的栋梁之才。
        一、小学数学德育课程的内涵分析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集逻辑性、抽象性、实践性等为一体的课程,其德育功能并不像语文、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等明显,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的作用。具体而言,数学课程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课题背景、辩证因素、课堂环境及教学内容的美学价值等。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时可以通过审美教育、品质学习、世界观辨析、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凸显出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包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课程,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人文精神,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们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概念和解题技巧,以达到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探讨
        (一)结合德育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德育课程的内容要求,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与其他学科一样,数学知识中同样也渗透有一定的德育资源,例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这部分内容时,通过不同的图形组合与变换,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数学图形中所包含的美学价值,从而产生想要主动探究更多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首先就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教学的目标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相结合,然后再通过一系列恰当的教学手段将德育课程的内容充分渗透到数学知识教学中,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内容与数学学科的有机融合。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反映没有可用的德育教学资源,事实上,数学教材本身就蕴含了大量的德育素材,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悉心挖掘。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课本例题或练习题经常会涉及到我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或者是较为典型社会案例。

教师在教学中不妨适当地向学生们讲解这些题目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化背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不仅能够使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起来,还能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为其今后的成长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课后主动阅读和了解一些数学名人的轶事,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够通过了解这些数学家的研究故事培养学生形成刻苦钻研、科学严谨的数学素养。
        (三)注重课堂反馈和巩固德育成果
        课堂反馈与总结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学生学习成果,以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而言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应尤为注重学生们的课堂反馈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与空间,恰到好处地融入德育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一些难度较高题目的解题方法,鼓励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与看法,同时也学会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与理解沟通,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品质,促进其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榜样渗透
        对于德育教育,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榜样的示范力量培养学生的德育精神。对于榜样示范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个具有良好德育素质的人物形象,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学生都对教师具有一定的崇拜思想,为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这种优势,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示范作用帮助学生纠正不好的行为和观念。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通过良好的行为形成一种榜样作用,为学生的德育培养树立正确的方向。此外,不仅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同时还可以将班级中具有与良好德育素质的学生作为同学们的榜样,这样能够将抽象的德育素质培养变得更加具象化,方便学生学习和观察。另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对其他同学的表扬来观察不同学生的反应,从而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其进行德育素质教育,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德育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课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主动将德育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掌握课本上基本概念知识点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对数学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伟.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9)
        [2]祝争辉.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J].中华少年.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