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申屠巧玲
[导读] 现代教师受到以往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工作中运用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申屠巧玲
        东阳市城东街道罗屏小学
        摘要:现代教师受到以往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工作中运用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程度均有所不同,进而使得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越来越大。教师若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划分,根据每位学生特点的不同而因材施教,从而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就会相对缩小,因此教师要深化学习分层教学法,进一步运用到课堂中。
        关键词: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 应用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容
        分层教学法其主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等因素进行划分,分为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这样做的方式不仅可以关注到全体学生,而且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升,教师要注意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进行分层制定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同种教学方式,对于优等生和中等生的培养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忽略了对后进生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教师,要深化学习分层教学才能更好地结合进课堂中。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要教授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然而,每位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培养的目标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程度学生设计不同教学目的,同时也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分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前要根据学生的程度、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而设定,在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时也要根据教科书、教学纲要以及班级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从而将分层教学深化到课堂中。
二、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作用
(一)需要教师更高的教学水平
        分层教学法在应用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也要熟知教学不同层面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更高。将分层教学融入进课堂中,教师要更新已有的教学观念,深化学习新的教学方式,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设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种环境下,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分层教学中知识掌握得更理想,学习效率也得以显著提升,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在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
        在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实则上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分层教学方式从本质上讲是将学生划分成三类,其每一类又为一个整体,因材施教是尊重每位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知识水平而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学习压力得以缓解,数学的学习也变得轻松,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更加喜欢学习数学,进而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思维也有所提高。


三、如何将分层教学法实施进课堂
(一)对提问内容进行分层
        在课堂中,教师通常以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提问举手回答的学生多为优等生。而对于分层教学,教师要对问题精心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问题的提出也是从简单到复杂,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先对后进生提问,而且问题难度偏为简单,同时教师也要多用鼓励的话语对学生点评,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学习兴趣也有所增强,进而更投入到课堂中;对于中等生提问,问题难度适中,以基础知识为主,偏难问题为辅,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优等生要多以难题为主,深化知识学习。例如:复习圆的周长这一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这时出示PPT,“有哪位同学帮老师回忆一下圆周率是什么?”此时提问后进生,圆周率是直径与周长的比值,其字母用π进行表示,提问公式可以由中等生来回答,得知圆的直径用公式C=πd求周长,得知圆的半径用公式C=2πr求周长,在PPT上出示半径和直径,求周长此时可以对优等生进行提问r=2cm,C=4π。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提问,后进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并没那么困难,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圆周率的内容加深了印象,对中等生的培养主要灵活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如果掌握的情况很好,教师也可以对中等生出一些偏难的题目,对于优等生主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对作业进行分层
        在课上进行分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也要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作业分为三个程度分别为基础知识练习,同步知识练习,以及强化知识练习,根据学生的程度进行相应的布置作业,使得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例如:学生起初学习乘法时,后进生的计算题设计的多一些,应用题作为能力提升2道即可,中等生的计算题设计的要比后进生稍微少一些,应用题在5道左右,优等生的计算题设计的偏少一些,应用题在8道左右。另外,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不要将作业量设计的过多,以免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分层教学的落实,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深化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将其方法融入进课堂教学中,从而打造趣味课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问内容进行分层,对后进生提问较为浅显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中等生多以基础知识进行提问,对于优等生提出较难的问题,使学生深度探索知识,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基础。
参考文献:
[1]翁昌龙.浅谈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年轻人,2020,(12):113. DOI:10.12214/j.1672-3872.2020.12.108.
[2]马忠西."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7):29.
[3]陈丽霞.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9):215-216. DOI:10.16681/j.cnki.wcqe.201809136.
[4]王贵明,何泽卫.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北桥,2018,(10):160.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60.
[5]华正娟."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5):31.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25.0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