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材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任芯慧
[导读] 新课标下,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能够利用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则十分重要
        任芯慧
        沈阳师范大学   110034
        摘要:新课标下,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能够利用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则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挖掘教材使用现状,结合现有的理论分析,对教师通过处理教材能够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给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材 素质教育 教师
        课堂教学是一项具有教育性的活动,教材恰是这一项活动的主要载体,尤其在是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时,能够利用好教材直接对其在课堂上进行教育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德育美育等,经过教师的加工传递给学生,进而达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使用教材的障碍分析
(一)教育观念的落后
        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还是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不能转变自己的思想,一贯采用原有的观念,其中就包括“教材就是发书后进行背书、查阅的过程”的错误观念。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还在采用保守的模式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学生听课为次要的模式下展开,缺乏教材本身能够渗透出的素质教育,忽视教材能带来的重要作用,课堂气氛安静而严肃,不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消磨掉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不利于数学课堂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缺乏探究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是处理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只有教师意识到合理使用教材的重要性及方法,才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素养,进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如在初中数学教材议一议栏目中,教师要理解教材编写者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正如字面的意思,是需要同伴间讨论、互助完成的,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要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协作意识以及思考和探究的素养。再如探究的环节,需要教师做铺垫性的引导,通过设计提纲等方式,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保障。因此,一味地照本宣科,而忽略对教材所蕴含的素质教育的挖掘,是没有灵魂的数学课堂,是不懂变通的“教书匠”。
(三)教师自身的情绪
        在新课标所推崇的素质教育中,是指要培养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其中情感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要想使高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一定要过硬,因为学生在课堂中每分每秒都深受教师影响,如果教师精神饱满,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愉悦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积极情绪来影响学生,引起他们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变化,使学生敞开心扉,思维活跃,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理论指导
(一)发挥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基础知识为培养思维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为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供了根本的保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分析教材中蕴含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因素,以便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发挥教材的教育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教材提供了相当数量素材以对学生展开教育,其中有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内容,也包括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科学的思想方法、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例如由实例引入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定律,使学生在具体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后得出结论。教材应把加强学生德育素质的教育放在与基础知识教学和智能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展示了教材的特点,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创建和谐氛围,促进健康心理的生成
        素质教育是一种谋求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每位教师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情感,发展个性,锻炼意志,促进他们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逐步推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使其心理素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解决建议
(一)合理分析和处理数学教材
        教师除了要通过对教材内容要素、主次、联系等进行分析,以把握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特点等,还要对教材展开底蕴分析,以明了教育的渗透点,而准确地做到这一点,是教师利用教材做到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而不是直接地教教材,通过加工得到的素材要引发探究动机,支持探究活动的展开并符合学生的现实。
        其次,教师对教材中“章引言”的良好把控也可落实素质教育,许多教师对章引言直接忽略、误解或者是根本没有理解章引言的意义所在,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先行组织者,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它是更能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载体,教师应充分发挥章引言的作用,使其不但可以作为新知学习的开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在发展智育的同时,能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发展美育等等,即合理将章引言渗透到本章教学中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案之一。
(二)充分理解数学教材编写意图
    当教师能够沉下心来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分析并领会教材思路,那么就是掌握了真谛。在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时,除了要明确教材的明线外,更要挖掘教材的暗线和虚线,如理解各个栏目设置的意义、充分把握学情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对其要达成的目标做以透彻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德育、美育等品格。
(三)注重例题的选择与渗透
        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图像”时,教师可以通过举出生活中摩天轮或是赛跑的路程与时间等实例引出学习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还可以传递给学生生活中有许多积极正能量活动的思想,和小伙伴相约公园坐摩天轮或是一起比赛跑步等,看似是娱乐活动,实质上是对数学问题更好的理解与把握。相反,在学习“以何种方式购票最合适时”,要选取表述正确的习题,以传达给学生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要舍弃“剩余的船票卖给其他人”这样字眼的题目,避免无意中传输给孩子们“票贩子”的思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利用数学教材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整体的教学教育观,从观念、意识上树立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在具体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信息,能透过教材体会育人的方式方法并传递给学生,从整体发展着眼,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智能、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就是将锻炼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是一项艰巨且长远的任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通过实践和经验累积,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学生身上,为培养我国的数学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世和.在人教版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学周刊,2020(14):85-86
[2]何平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探究[J].科技风,2020(11):44
[3]张焱秋.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04):47-50+56
[4]刘靓.初中数学教材阅读方法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5]王治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 (02): 117-118
[6]李景媚.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