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能忠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南薰九年制学校 642366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动,我国初中教学目标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把知识学懂,还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在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内新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就来深入研究构建初中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在初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科目有很多,但大多数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都较为看重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的成绩,而对于历史、化学、物理等学科则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现象就很容易会造成学生出现偏科。特别是在历史的学习中,由于历史教学具有极强的延展性,历史课堂一般都是枯燥乏味、呆板冗长的,这就会使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中感到疲惫,教师也会有心无力,长时间下来,课堂效率就会变得低下。为改变这种情况,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增强课堂活跃度,就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构建出一个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1 现阶段内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正处于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深入人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使得历史课堂效率极低。传统“灌输式”教学已经占据了历史教学的主流,只有极少部分有经验的老教师才会认识到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重要性,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即便这部分教师明白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也无法保证能够真正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历史学科的复杂性、延展性等特殊性质,都会给教师带来重重考验,很多教师在实际讲课中只是单纯地将课本中的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情况下可以暂时性的了解历史知识,但这种了解所持续的时间区间极为短暂,学生并不能对这些知识灵活运用,长此以往,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十分不利。由此可以看出,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是十分重要的。
2 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想构建出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就需要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所讲内容来提前选择恰当的照片、录像、旧影视片段等等,然后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们展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立体化、丰富化以及形象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易走进历史、认识历史。
以人教社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第四单元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例,当教师在讲述关于三国的历史时,就可以引入一些历史典故,类似于“草船借箭”、“望梅止渴”、“围魏救赵”等等,将这些典故时不时地穿插在所讲的课本中去,不仅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2.2 结合现实,体现历史的真实性
历史之所以称之为历史,是因为它记录的是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而现实则是由历史演变而来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不但要将现实与历史紧密结合,还应该通过历史来向学生传达现实的意义。
例如当讲到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一模块时,教师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中发言,展示自己家乡关于衣、食、住、行等的社会习俗,也可以将其整理成图片形式供全班传阅,教师也可以直接向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饮食习惯、特色菜以及不同时期的服饰等。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不同阶段饮食习惯和服饰的变化原因,并选择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图片或音像视频进行展示,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最后,教师就可以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并设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类似这种将生活实际融入历史课堂中去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交流,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历史课堂变得高效起来。
2.3 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想要构建出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课前预习。教师在进行授课前,要把所讲的课程范围提前告知学生,并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这样在实际授课时教师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学生学习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弱。
进行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听教师讲课前,学生如果能够提前做好课前准备,那么在实际上课时,学生就能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共鸣,并将注意力集中在预习时所薄弱的环节上,如此一来,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与通透性,并有效提升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整体效率。
3 结束语
由于历史课程的特殊性,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授课效率普遍低下,为改变这种情况,本文先对现阶段内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关于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重要性,最后给出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三个有效措施,内容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崔郁柏.开卷考试模式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0(82):119-120.
[2]辛杰云.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8):182-183.
[3]柏晓芸.预习、合作、辩论、拓展——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四部曲[J].中学教学参考,2015,0(3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