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学习任务单设计示例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李 慧
[导读] 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课型,如新授课
        李 慧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311200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课型不同,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关注点就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单。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学习任务单 设计

        一、体验式学习任务单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体验。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体验式学习任务单,可以既关注多种活动的充分设计,更关注活动后的所思所想,使体验、感悟充分外化。
        “体验式学习任务单”示例:
                          学习任务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填一填:根据公共点的情况,空间中直线a和平面 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并完成下表:
 
        想一想: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没有公共点)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你认为方便吗?谈谈你的看法,并指出是否有别的判定途径。
    活动体验:试一试,教室门转动到离开门框的任何位置时,门的边缘线始终与门框所在的平面是否平行?门关上时,门的边缘线始终与门框所在的平面是否平行?
        体验:(可以小组讨论)上述演示的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为何有如此的不同?关键是什么因素起了作用呢?
      
        在上面的学习任务单中,设置“教室门转动到离开门框的任何位置时,门的边缘线始终与门框所在的平面是否平行?”这样动手体验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线面平行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使学生学在情境中,思在情理中,感悟在内心中,学自己身边的数学,领悟空间观念与空间图形性质。同时也解决了“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这个重点、难点问题。
        二、探究式学习任务单
        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方式,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任务单”示例:
                          
问:在定义中取掉“同一个常数”中的“同一”,可以吗?举例说明
3。如何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方法一:
你给这种解法命名为:
还有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他方法吗?自学课本。
方法二:
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吗?
        这是一张典型的探究式学习任务单。在学习任务单中,问题2的设置,引导学生理解概念,一定要逐字逐句去推敲,“同一”是不可少的字眼,它反映等差数列中“等差”的含义。问题3提出的是有别与课本的方法。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先解决特殊问题,再解决一般问题?。引出求数列通项公式的一个方法:累加求通项。通过这一学习任务单,有效解决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这个重点、难点问题。
        三、应用式学习任务单
        数学课程强调“做数学”比“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应用式学习任务单就是“做数学”——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培养学生的“数学起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思想意识它为学生创设了实践应用的氛围,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又不乏细腻、有效的指导,为实践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应用式学习任务单”示例:

        
        请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1.船应开往B处还是C处?
        2.船从A开到B、C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3.船从A到B、C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4.船从A到B、C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
★5.船应向什么方向开,才能保证沿直线到达B、C?
        
        通过学习任务单,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展开活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参考文献:
        1.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2.袁标华.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学习任务单的应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367d40101a9hh.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