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明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教育局 554400
摘要: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作文题材分为多种,本文主要针对叙事文的细节写作展开。就叙事文而言,如果其缺少细节描写,那么作品就会缺少灵魂,也会缺乏一定的艺术性。可以说,细节描写决定了叙事文的高度与深度。在叙事文中,其难点在于如何将一件事件讲得栩栩如生,这就需要一定的细节来进行辅助,细节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同时也是突出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多种手段,加强学生对细节的描写能力,使叙事文更加形象。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叙事文
前言:对叙事文来说,其完整的故事结构是非常重要,而平铺直叙一件事情所出来的记叙文,则会显得非常枯燥。而细节描写则是弥补叙事过程中一些需要用文字所展现出来的场景或是人物情绪。比如在描写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表情以及神态等深度的描写,可以对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性格特点有更深层的显示,加强故事的生动性,有效的深化文章主题。作为中学生,在作文书写部分,往往存在过于空洞,或是叙述不明确的问题。而课堂教学就是弥补学生的不足,想要做好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部分,就要从素材的选择以及方法的使用入手,本文将展开详细描述[1]。
一、选择素材真实新颖
有作家曾说,细节的作用在于将真实感展现给读者,越细致越真实的细节则会使人更加投入,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扫首张学友立体感,其所选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并通过自己的描述使其变得与他人不同。在叙事文写作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从而使自己的细节描写更能打动阅读的人。
(一)所写细节真实且符合生活逻辑
叙事首先要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上,但是生活本质上来说是琐碎杂乱的,并不是所有的生活都可以作为素材来进行描写,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会经过一定的美化,而脱离生活逻辑的叙事则会使人感到虚幻,就会出现不真实感,从而引小悦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因此在选择素材上一定要保持真实,切合自身发生的事件,即便是编造的事件,也要尊重客观的生活逻辑,而不是凭空捏造。叙事文的前提一定是真实,因此细节描写也要真实所展开。很多中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会遇到没有什么可以去描写,或者没有素材的情况,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生活中的事物特征进行积累,时间久了,在写作过程中,其真实的素菜就会较多,再通过一定的艺术描写手段,就可以提高其作文水平[2]。
(二)所写细节典型且切记过于繁琐
初中生的生活较为简单,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也都大同小异,而针对同一件事情的描写,有学生会描写的特别生动,而有学生描写的特别平淡。这是因为在选择细节的时候不够典型,或者在书写过程中过于繁琐,将一件事情写的非常复杂。鲁迅先生在《秋夜》中有写到“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虽然是对家门前的两棵树进行描写,但是如果写成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那么记忆点就会非常的浅,而且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则会加深读者的印象。
(这不是初中教材中的文章,换下为好)这就是选择典型细节进行描写的好处。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可以反复描写一件细节,但是一定要有针对性且描写的有吸引力。在平时也可以多阅读一些世界经典名著,比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从对大衣的穿脱以及形态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情。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可以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进一步把握细节反复描写的好处,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讲究方法展开描写
(一)遣词造句要准确
在初中作文中会出现一些反复描写的细节,赵辉使得整篇文章都显得非常繁琐。虽然叙事作文是对某一事件的描写,但是在选词造句上也要非常的准确。精炼的语言可以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更容易对读者进行情感渗透。比如在《药》这篇文章中,在描写华大妈将钱给华老栓的动作细节中,短短30个字中,前后使用了“掏、抖、按、点、吹”这一系列的动词,从而将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准确的动作将人物性格充分的展示出来。原文如下:“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入里屋去了。”在这段文字中,将一个小茶馆的老板在使用钱的谨慎描写的淋漓尽致[3]。(这不是初中教材中的文章,换下为好)
(二)修辞手法要生动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作文书写,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记叙文中,修辞手法可以对一些较为难以描写的细节展现的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增加其表达效果。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和反复等。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有讲到孔乙己许久不出现时,酒馆儿的老板反复强调了欠十九个钱这个细节,在文中“还欠十九个钱”出现了四次,反复的描写是对当时人世态炎凉的一个现状展示,并不关心人去了哪里,只有在关心自己的利益时才会想起这个人。通过多元化的修辞手法结合,可以将一些枯燥的细节表现的非常生动,从而更有深度的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升华主题。
(三)典型塑造要设疑
在记叙文的典型细节描写中,可以通过设置疑问,这比平铺直叙的细节更抓人心。通过悬念的设置,可以加深人们心中的印象,从而也可以使读者带着悬念继续阅读,人们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更加的专注。比如在《儒林外史》中,对严坚生前最后一段的描写中,有提到一个细节,就是严监想要表达些什么,但是有好多人上前询问都不得其意,最后引出妻子猜出了他的意思。如果直接描写妻子明白了他想说什么并去实施,就会少了很多情绪。在描写过程中,可以通过悬念的设置来有效地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从而使阅读者可以进入到所描写的事情,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4]。但是也要注意在悬念的设置中不可过于频繁,反而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
总结:以上是针对叙事写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的注意事项,本文主要分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素材的选择,另一个是细节的描写手段,希望可以借此给广大的同仁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曹嘉颖. 写人记事作文细节描写能力提升探究[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8, 1000(010):105-106.
[2]许倩.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教学探究[J]. 北方文学, 2019,23(12):45-46.
[3]蔡彦锋. 初中生记叙文细节描写中的常见问题与指导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1 000(014):178-178.
[4]焦文林. 盆山蕴秀 寸草含奇——写人叙事类作文如何进行细节描写[J].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18,1 000(00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