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能力视域下的新常态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帮扶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万明珍1,陈威2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的经济逐渐进入了新常态,
        万明珍1,陈威2
        (1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的经济逐渐进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成为高校就业的一大挑战。本文将在就业能力视域下对新常态高校贫困生的就业进行探讨,研究其帮扶策略。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新常态

        引言:新常态就是指新的常规状态,随着国内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现状逐渐稳定在一个新的状态下,中央领导指出我国的发展应当适应新常态,而我国高校毕业人数每年递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对于贫困生的就业更是面临更多的问题,所以有必要为此提出一系列的帮扶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教育行业稳步发展,为我国教育出很多具有优秀品质和能力的高校毕业生,然而由于各方面的社会现状,导致很多高校学生在毕业时面临一系列的就业问题,经济的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有研究指出,我国大专及以上学历劳动力与青年劳动力比重将在2030年超过30%,这代表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竞争会更大,高校贫困生本就相对弱势,在如此现状下就业将会面对更大的困难[1]。
        二、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原因
        由于长期的家庭经济问题,相对于普通的高校学生来说,他们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因此而产生自卑感,对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他们通常对就业薪资待遇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可以在参加工作时可以得到较高的收入,然而由于现实原因和学生初入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通常不能得到较好的待遇,对此产生较大的落差。
        此外,由于高校贫困生大多都来自农村或者偏远的山区,教育的条件与城镇学校无法相提并论,导致大部分学生考入大学时不具备综合能力,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大学期间也通常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很少参加社团活动部。而当代企业与单位招收人才的时候通常是考虑人才的综合素质,看学生是否有参加实践活动和学校干部的经历,使得贫困生在毕业求职的时候容易受到挫折,对自己失去信心[2]。
        (二)就业指导相对不足
        二是因为高校关于就业指导方面有所不足,目前来说,大部分学校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已经开设,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接受相关的就业指导,然而主要是由说教为主,对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例如在具体的课程中会告诉学生在面试的时候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太过紧张,然而面试紧张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所以在课程开设传授的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们面试求职过程中具体遇到的问题展开演练和技巧指导,提高学生们在面试过程中的成功率。
        (三)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相关资助不足
        对于高校毕业贫困生,我国开设了相关奖补体系,但是对于贫困生的资助仅仅表现在经济上,以“授之以鱼”的方式将大学生推荐给校方合作的单位,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就算学生在毕业时找到了工作,也会在过段时间由于不感兴趣或者不符合个人现状的原因离职,重新面临找工作的困境。所以针对贫困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应当只是帮助学生进行物资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工作与找工作的能力,通过“授之以渔”的方式来对贫困生求职进行资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善当前的就业指导体系。
        三、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帮扶策略
        (一)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培养其综合能力
        在校期间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地工作中能够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学生们在参加社团活动时,由于社团的社会化,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感受职场中所需要的具体能力,在完成社团活动的时候能够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抗打击能力,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所以在大学期间应当积极地鼓励在校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二)改变高校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更加贴合就业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是在学校期间学习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注重实践,这就导致学生在高校即使很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也无法学习到较为专业的技能,然而在工作中,单位用人对于专业技能较为看重,所以要及时改变高校的教学方式,在课程中融入对于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教学,同时增设实习项目,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培养专业技能。
        (三)建立更好地企校沟通
        最后要建立相关的交流平台,在校期间让企业单位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实习和兼职岗位,让贫困生在大学读书期间能有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缓解他们在校读书的经济压力以外,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劳动力,保证了学生们在校期间就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为贫困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帮扶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设置相关机构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在校期间能够学习到相关的工作能力和求职能力,通过心理、技能和岗位多方面的帮扶来增加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余菁菁, 曾浩强, 黄月香,等. 基于就业能力视角的新常态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017(006):91-93.
[2]葛云芝. 新常态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31(11):17-19.
作者简介:姓名:万明珍 ; 出生年月:1986年3月; 性别:女; 籍贯:河南信阳, 最高学历:硕士;职称:科员, 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就业指导, 邮编:215600,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