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燕
江苏省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
【摘要】表现性评价是指教师通过建立真实或仿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此考察学生对于知识或技能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强调对于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由于这种方法与“知其所以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现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特定的能力和素养为目标,以此逐步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和适应个人终身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探讨了基于表现性评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反思。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反思
0.引言
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用新的评价理念和方式从整体观、过程性、多元化三个角度来自我反思性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主,相对淡化了知识的教学形式,因此对于学生的活动过程有着较大的侧重,意在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丰富的经历,加强对于社会、自我、自然内在联系的整体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各项良好品质。这使得表现性评价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相契合。
1.基于表现性评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产物,其主要是对于新时代下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以及针对我国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对策。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在实践中的探索使得教育工作者已经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而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采用学科教学的方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使得本来需要学生动手和参与的活动变成了模范和演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得活动的意义出现偏差。同时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以多样化的形式展开,却缺乏其中的教育意义,曲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的和方法,只重视活动结果而忽视了活动过程[1]。
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是对于学生知识和技能记忆、理解、简单运用的考察,对于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有确切的标准,更加无法实现情感态度方面的考核。无法满足综合实际活动课程的评价需求,而表现性评价通过分析外在行为来评判对象的能力发展状况和倾向,解决了传统评价模式的问题。
2.基于表现性评价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反思
2.1基于表现性评价中综合实际活动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实践过程来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中两个关键的评价要素是具体的表现性目标和准确清晰的表现性规则。前者是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有着明确的指示,后者则是让师生了解能力所要达到的标准。表现性评价是基于一开始就将所考核的内容进行明确的告知,学生能够准确清晰的了解需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有别于传统评价方式的滞后和保密特性。
同时表现性评价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即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人选的多元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通过不同角度根据科学合理的准则进行共同协商评价,有利于学生遵守规则,进行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提高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做到真正参与到整个活动中。
表现性评价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主要包含对于过程的表现评价,而不单一的以学科式的成绩评分为主,通过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能力,通过多元化以及全面的评价,才能确切反映出活动是否起到效果,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确切的发展。例如在实验活动中,单一评价学生得到的结果是不全面的,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于仪器的使用情况,所学习到的实验技巧和规则是否得以正确应用、实验的流程是否规范、物品是否摆放整齐等,通过在真实环境中对于学生的真实表现来测评学生的各项能力才是表现性评级的目的[2]。
表现性评价需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在考察学生单一能力的发展水平时可以设计相应的任务和情境,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则需要首先确定评价的目标,如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同时设置相应的表现任务并制定完善的评分规则,以此衡量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表现性评价的开展是较为复杂和持续的过程,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渠道如小组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等。
2.1基于表现性评价中综合实际活动的反思
由于对于综合实际活动所锻炼学生的能力不同,在表现性评价上的指标也相对笼统和模糊,师生需要商量共同认可的标准。同时要确保多元化的标准保证评价的公平性,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生活经历以及智力水平发展的差异,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的同时要进行分层,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标准,通过更多的鼓励和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在肯定的同时也需要提高标准让学生保持进步。同时发挥民主评价,让学生不仅以小组为评价单位,同时可以用个体的身份去评价[3]。
3.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表现性评价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对学生有着更精准的评判,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也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贲可敬.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单元表现性评价探索——以"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为例[J]. 物理教师, 2019, 040(010):P.43-45.
[2]沈国琴. 参与量表开发: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表现性评价量表的开发[J]. 教育视界, 2020,000(13):175-176.
[3]乔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表现性评价实施中的误区分析[J]. 新课程(中), 2018, 000(005):P.24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