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初探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刘妍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
        刘妍
        长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    40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沟通以及交流,在沟通以及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同时,随着网络语言使用概率的不断提高,会对我国汉语言文学产生一定的冲击,在人们交流的过程中,会对传统汉语言文学的使用规则以及理解产生一定的偏差,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因此需要了解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发挥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讲述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其次讲述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最后讲述应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冲击的具体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具体措施
        引言: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方便人们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便发明了文字,文字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同时也有利于相关信息的记录。汉语言文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在生活当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能够快速的进行交流,一般会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沟通以及交流的时候,会形成大量的网络语言,尽管用网络语言能够展现出时代的活力,但是会对传统汉语言文学带来一定的冲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语言使用方式,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不利冲击。
        一、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便需要了解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从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下面具体讲述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1]。
        (一)简化度比较高
        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进行交流一般都会使用网络语言,通过使用网络语言能够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交流的效率,在传统的文字聊天当中很难提高聊天的趣味性,导致人们对聊天缺乏兴趣,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聊天的趣味性,帮助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聊天的乐趣,便可以创造一些具有社会改造和社会创新意义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会改变原有的汉字意义,并且简化程度比较高,能够让人们快速的了解交流的内容。网络语言的简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谐音型、同音型以及数字型。谐音型主要是根据原词的读音,通过使用某一相似的发音词汇进行代替,所代替的词汇具有一定的指代意义,尽管网络语言在初次应用的过程中,很多使用者会出现思维混乱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应用的不断广泛,人们逐渐适用了该种网络语言表达方式,网络语言的应用范围得到了一定的扩展。通过分析当前所使用的网络语言,可以发现网络语言主要表现为多种语言相互结合,最为常见的网络语言便是英语以及汉语的相互结合,采用英汉相互结合的网络语言表达形式,能够将比较复杂的语言变得更加简单,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语言交流的趣味性,有效激发网民沟通交流的乐趣。除此之外网络语言还具备一定的谐音特点,通过利用谐音表达自我情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网络语言的含义,并且在适当的场所进行应用,与他人进行充分的沟通以及交流,从而提高交流以及沟通的幽默性[2]。
        (二)混合度比较高
        网络聊天的主体是90后以及00后,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聊天当中最常使用的便是火星文,火星文主要是指运用繁体字或者生僻字的半边代替具体的文字意义,同时也有一部分人会使用英文字母的网络语言,除此之外也存在字符型的网络语言,字符型的网络语言主要是指用图画或者动态的图片表达某一个词语的含义。网络语言的形成来源并不具有统一性,因此在组成以及使用网络语言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以及规定,因此在使用网络语言时灵活度比较高,可以在适当的场所进行应用,因此网络语言中应用大量的字母以及数字,具有非常强的混合性[3]。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性影响
        尽管网络语言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以及交流,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是网络语言的运用给传统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不利于人们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应用以及使用规则,从而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具体讲述网络语言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性影响[4]。
        (一)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标准冲击
        网络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且网络语言的形成主要是在原本汉语言的语法结构上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但是有一部分的网络语言为了能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追求造型独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不利于人们的沟通以及交流,所创造的一些网络语言,虽然具有极强的趣味性,但是并没有遵循汉语言文学的标准,在创新的时候刻意的使用错别字,从而使得词语原本的含义也发生了一定的偏移,无法借助该语言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严重脱离了汉语言文学的制作标准。采用这种不规范的语言行为,不仅无法满足汉语言文学的标准,同时也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一定的诱导作用,青少年是网络群体的主体,在上网的过程中青少年会接触非常多的网络语言,当青少年受到不正确网络语言影响的时候,不利于之后的学习以及成长。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缺少足够的自制力,很难对网络语言进行明确的分辨,因此非常容易在上网的时候受到网络语言当中不良因素的诱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当学生出现该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当学生在长时间使用网络语言的时候很难对汉语言文学产生兴趣,无法带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得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能力以及使用能力得到明显的下降,让学生在辨别汉语言文字的时候出现一定的偏差,导致语文成绩比较差,不利于之后的语文学习,因此网络语言的产生会对汉语言文学的标准化产生一定的冲击,难以帮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汉语言文学的含义,提高了学习语言并且创造语言的难度[5]。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解读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语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在网络上出现了非常多的语言形式,使得人们在了解该种形式上对传统的语言产生了一定的理解偏差,在长时间的使用下人们会逐渐的适用该种网络语言,并且灵活使用网络语言,将网络语言的含义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该种现象时会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错误的语言观念以及语言习惯,很难在之后的学习中进行纠正,比如在汉语言文学当中,杯具主要是用来装水的一种器具,但是在网络语言中,杯具主要是代指的是一种悲伤,尽管两者没有密切的逻辑关系,但是该种说法被人们大量的应用到网络语言当中并且加以运用,比如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蓝瘦、香菇等等,主要代替汉语言文学当中的难受以及想哭,采用该种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会影响学生之后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学的含义,降低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6]。
        (三)网络语言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华文化的发展非常悠久,具有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汉语言文化的语言结构以及语法应用得到了不断的更新以及改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因此与国外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喜爱汉语言文学的外国人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受到文化的影响,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时候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比如会受到网络语言当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外国人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时候,不能正确的理解汉语言文学的含义,加大了学习的难度,不仅仅会阻碍了学习进度,同时也不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汉语言文学当中,稀饭主要是代指的一种粥,而在网络语言当中,稀饭是指喜欢的意思。而在汉语言文学当中,奇葩主要是指非常美丽的花朵以及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在网络语言当中,它的含义发生了极大的偏差,主要是指一些比较奇异的人,因此作为一种错误的语言,网络语言的传播会不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7]。
        三、减轻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冲击的具体措施
        网络语言的产生尽管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沟通和交流,但是会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人们很难理解汉语言文学的含义,也无法掌握汉语言文学,不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所带来的冲击,因此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在发挥网络语言的基础上,促进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具体讲述减轻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冲击的具体措施[8]。
        (一)加强汉语言文学的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网络语言的类型以及种类越来越多,网络语言的使用尽管具有一定的缺点,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但是网络语言的应用也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人们通过在合适的领域使用网络语言进行语言的交流,不仅仅能够体现出语言的时代感,同时,也可以让语言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对话变得更加轻松,减轻对话的压力。尽管网络语言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但是网络语言的使用并不符合汉语言文学的规范,对此为了能够发挥网络语言的作用,减轻网络语言发展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负面影响,便需要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注重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的言语,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汉语言文学以及网络语言进行区分,正确的分辨网络语言当中的不良因素,避免网络语言当中的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不良影响,在不同的场合使用适合的语言。除此之外,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当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能够提高汉语文学教育的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正确的处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言文学教育之间的对接,并且将现代技术与实践能力进行相互的结合,发挥开拓思维,促进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规范用语
        为了能够减轻网络语言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约束人们的行为,要规范人们的用语,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规范化的语言表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口语及书面语的表达,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在哪些场合可以使用网络语言,哪些场合使用汉语言文学,通过采取该种教学,不仅仅可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减轻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作用,让汉语言文学以及网络语言得到共同的发展,发挥两者的作用,方便人们的沟通以及交流。
        (三)杜绝使用落后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属于一种交流工具以及手段,网络语言的类型非常多,不仅仅包括优秀的网络语言,同时也包括不文明的网络语言,当前可以发现,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出低俗化的发展趋势,在网络发展的同时缺少完善的语言管理制度,从而使得网络语言的发展缺少足够的限制,因此为了能够减轻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必须要杜绝使用低俗的网络语言,通过使用不文明的网络语言,不仅会降低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生活当中发现有人使用网络语言时,需要进行善意的提醒,正确看待并且使用文明的网络语言。
        四、结束语
        网络语言的发展不仅会给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带来严重的冲击,同时也会促进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以公正客观的态度看待网络语言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以及影响,为了能够减轻不良网络语言对汉语文学发展的冲击,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网络语言,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以及掌握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王雅涵.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初探[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1):253.
[2]罗雯轩.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浅析[J]. 散文百家, 2019, No.379(01):234-234.
[3]黎壮林. 浅谈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J]. 青年文学家, 2018(6).
[4]周丽霞  . 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 现代交际, 2018.
[5]梁妙琪  . 探讨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J]. 北方文学:下, 2018.
[6]徐燕凌. 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8, No.335(04):81-82.
[7]周桂琴.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分析[J]. 知识文库, 2019, 000(017):P.242-242.
[8]全朝阳. 新时代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19, 000(011):P.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