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响下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以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为例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刘岩、陈艳
[导读] 新冠疫情突然爆发,以及学校延迟复学时间,
        刘岩、陈艳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300171
        摘要:新冠疫情突然爆发,以及学校延迟复学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影响了中职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作为突发卫生安全事件,学生们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通过对学生疫情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比,探讨对学生心理影响程度,并配合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确保学生健康。
        关键词:疫情、心理健康、中职学生

        寒假期间新冠疫情突然到来到来,扰乱了原本轻松愉快的假期,每天不断的疫情通报、感染数字的更新和周围人群的紧张氛围时刻牵动着每一个人,威胁着公众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公众心理健康,特别是居家隔离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学生们在疫情的恐惧下的正常生活被打乱,并且还要被迫洗手、戴口罩,学校推迟了开学……这种长时间在疫情阴影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给学生们带来紧张、焦虑的心理。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丰富,情绪富于变化,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易感情用事,但缺乏冷静,不能明辨是非;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变得不稳定[1]。同时因为中职生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他们极易出现偏激情绪,冲动性强,理智性差。疫情的影响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影响。

1、疫情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了直观反映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疫情前后的对比,我们选取2019级新生作为研究对象。疫情前,对我校2019级新生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测量数据如下:

2、疫情期间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数据描述
        2020年4月份,为了了解新冠疫情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对全校所有学生开展了网络心理测评,其中2019级学生测评结果如下:


3、疫情后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数据描述
   疫情期间,为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保证学生在疫情后能顺利复课复学,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列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活动。在学生复课后,为了检验心理健康活动的有效性,对全体在校生开展心理健康水平的复测,具体结果如下:


4、对比分析,解释差异原因
2019级学生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疫情前对比:总检出样本数由疫情前的40.85%上升到51.38%,说明疫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聚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焦虑由35.16%下降到23.84%,可能是由于这两个阶段学生所处的环境不一样,第一次测评时学生刚入学,陌生的环境让她们需要时间去建立全新的人际关系网络,而疫情期间学生所处的都是熟悉的人和环境;学习焦虑由32.7%上升到100%,这说明疫情期间虽然开设了网课,但是教育方式的突然转变,还是让学生一时无法完全适应,导致学习焦虑水平的升高;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相对于疫情前,均成下降趋势,说明学生生活环境的熟悉程度,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至关重要。
2019级学生疫情期间与复课后心理健康水平对比:总检出样本数由51.38%下降到43.34%,说明疫情期间我校开展的一系列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是有实际效应的;对人焦虑在复课后基本上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说明学生还未完全适应学校的人际环境,这需要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对刚入学的新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开展有目的性的社团活动,使每一届的新生都能尽快适应环境,建立新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学习焦虑由疫情期间的100%下降到38.76%,说明复课对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相对于疫情期间,均呈上升趋势,且基本上与疫情前水平相当,这一数据也进一步的说明我们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学生是否适应新的环境,这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学校疫情后心理健康措施做法
(1)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
心理热线作为一种简便、有效且可得性强的方式,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学校紧急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及时公布心理教师的邮箱和QQ号,在疫情期间为我院师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根据学生的紧迫程度、情绪程度适时安排合理的心理支持服务。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为师生推送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知识和防控知识。帮助学生理性认识新冠疫情,加强假期在家的心理保健,避免出现较大心理波动和异常,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学生返校后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当前学生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造成的学习拖延、人际疏离、目标感缺失、心理焦虑等常见心理状况进行了集体干预。通过团体心理活动的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3]。团体心理活动的实施,激发学生对自身的认知。通过导入心理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定位学习目标、克服拖延;通过体验积极心理关注,缓解学生在复学后封闭管理期间形成的焦虑情绪。
(3)组织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结合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和战“疫”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包括:疫情防控主题绘画比赛、脱贫防疫情景剧比赛、我爱祖国合唱大赛和演讲比赛等,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优点。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寻找到自己及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促进相互成长。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预防、发现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学生自助自救能力,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加强家校互动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但学生在家里是子女,学生是生活在学校与家庭两个时空里,家庭、 家长对子女的影响与教育比学校更重要[4]。家长和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校协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密切家校沟通联系和配合,一方面加强学校、教师与家庭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利用家长群、学校公众号、线上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进一步了解、印证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学生家庭、家长的具体情况,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和协助,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心理、生理状况,关心学生返校后的情绪、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及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苦闷和烦恼,给予关怀与安慰,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缓解学生和家长焦虑情绪。另一方面要加强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实施家庭教育,扭转父母教养不当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丽.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张明岛, 季建林. 上海心理健康热线电话心理咨询应用评估:Ⅱ.电话咨询服务…[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5, 005(004):195-197.
[3]容迪.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开展[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6):86-86.
[4]陈全宝, 骆习群. 中职学校家校互动的理论构想与实现策略[J]. 职教通讯, 2018, 495(20):73-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