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璇
平阳县鳌江镇第五小学 325401
摘要:生态德育是新教育理念改革下所产生的一种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理念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在全国都在大力提倡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生态德育将生态意识与德育培养相结合,使学生从小树立绿色环保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作为小学教师要能够在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渗入生态教育,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坚持倡导和贯彻生态德育理念,营造"绿色"和谐的生态氛围,通过参与班级、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可以受到熏陶,促进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本文就将简单谈一下生态德育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生态德育;班级文化建设;
引言: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态保护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人类的生存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所以保护人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安全。而作为地球的每一分子都应该具备保护生态的意识,习大大一直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德育正是在这种正确意识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教导人们不仅仅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需要被道德约束,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同样需要有道德规范。要正确地看待人与自然短期与长期的利益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它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生态德育作为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被引入到学校班级德育教育中。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意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学生平时的德育课所结合,从小学阶段就给每一个孩子灌输生态保护的理念,灌输生态德育意识,实现学生与班级、校园、家庭、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可以自然地接受思想上的洗礼,教师需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思想来为学生描绘未来的精彩人生。
1.生态德育影响下的班级文化
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旨下,班级文化作为一个可以充分展示学生集体的风貌、精神、思想等核心内容的文化建设,一直都是教师们重点建设和宣扬的。一个好的班级文化需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并引导他们发扬优良的个人作风,培养集体精神,塑造正确的三观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集体学生的成长。而生态德育则是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班风建设中,教师和学生是班级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应当在校园中倡导绿色文明精神,绿色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很好地体现学校的植物覆盖率很高,有环保意识,还体现了以人文本、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除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态校园,学校还应该在生态德育的理念上进一步做好班级生态文化的建设工作,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好好学习,教室环境能够反映出一个班级的形象好坏与否,试问有谁会喜欢一个乱糟糟脏兮兮的环境呢。所以一个干净卫生的班级环境可以提高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学生的疲劳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热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的集体,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生态德育下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在生态德育的理念下,班级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凸现生态德育的主体,主要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校进行一些思想上的宣传,同时也需要结合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由教室和学生集体商议制定班级的一些卫生规范、在班会课上开展一些生态环保主题的班会课以及校内校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等,以下将具体说举一些例子说明。
2.1保持教室环境整洁,制定卫生制度
教室卫生是一个班级的最好的展示窗口,也是生态文明的标志。教师要灌输给学生保持一个干净卫生的教室环境重要性的意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学生讨论制定一套标准的卫生制度,让人人参与,做到互相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能在日常维护好小小一方教室的卫生,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做到保护大自然的环境。?????????????
2.2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意识
教师在班风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够渗透生态知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态价值观。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响应生态德育理念,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文化班级。比如设计、制定一些适合小学生去做的环保小作业比如去校园中浇花,捡垃圾,扫落叶等;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生态德育,在班级内开展一些生态德育文化建设的集体比赛如生态知识竞赛、热爱生态环境征文比赛等等;争取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生态环保教育中来,开展生态主题班会让学生听一些环保公益讲座,实现生态德育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2.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生态德育理念下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教师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德育观念,教师自身应该具备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共生的自然真理。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和学生共同创建健康、绿色的生态班级。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科中都会涉及生态德育的内容,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各种教材的内容,找到适合与生态德育结合的点和适合引入生态教育的部分。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授原本教材中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并了解学生的意愿和目标,再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班风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融入生态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应该注重计划的制定和部署,而学生也应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利用自身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教师共同创办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如生态宣传的黑板报、整洁的教室墙面、墙角以及绿茵教等,这些都需要发挥大家齐心协力的力量共同布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的项目,在班风建设中充分融入生态德育,打造一个绿色和谐的班级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整洁优雅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描绘了一个七彩的人生。未来,生态德育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将以其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和育人精神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萍萍. 让红树林"住"进学生的心中——谈谈生态德育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 未来教育家, 2019(8).
[2]张美欣. 生态德育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 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