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师范生美工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肖友兴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加强,师范生美工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肖友兴
        (大理大学   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加强,师范生美工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这就为各大高校输送师范类人才提供了契机。通过参加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大赛,充分挖掘和体现师范生美工技能技巧,以适应社会各层级教育领域的需求。本文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发现师范生美工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师范生美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创新思路展开了探索。
        关键词:美工课程;教学方法;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
        美术手工创作是师范生应用最为广泛的专业技能,高校师范生的美工课程是绘画、手工制作和设计等教学内容的综合体,着重于学生美术和手工创作与动手能力的培养。美术是培养师范类人才的具体教育内容之一,手工创作教学课程历来都被高校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艺术教育等专业作为培养学生视觉审美素养、创新创造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造径。
        美工课程要求授课教师要有开启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能力,并能引导儿童通过动手操作对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触摸的视觉作品。手工制作活动作为儿童学习阶段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对儿童手眼脑协调能力的培养,小肌肉灵活性、精准性的发展,以及对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细心耐心,勇于探索等习惯、品质都有深远意义。
1.美工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相对内容单一,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
        市面上美术课程的教材很多,但却很难找到适合学校开展美工教育教学的教材。这些教材要么理论知识过于丰富,缺乏具体案例;要么案例多、产品陈旧;要么跟不上时代发展,产品选择不丰富,过于单一。教学内容总是与社会需求内容脱节,且大多数教材并不能实时更新和修改,完全不实用。
        大多数高职艺术类课程都以理论课为主,而缺乏实践训练时间和实际操作的经验。一部分教师没有选择到合适的教材,更没有在艺术创新实践上下功夫。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丧失。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实际社会需求的岗位分离,加上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美工类人才和工作业务的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通过参加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发现,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更为实用的美工教学活动,然后再根据各个不同的师范类专业教学要求进行创新,任课老师再进行恰当的指导和评价。

学生通过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掌握好最新的美工操作技能,才能在职业技能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满足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
1.2美工课程中的师范生缺乏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职业技能大赛的竞争表明,许多学生缺乏艺术作品所需的创新和创造力。他们制作的作品要么就是简单的模仿,要么就是单一的技能技巧展示。教学方法的束缚和评价体系的片面性是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观察状态而缺乏创新的主要原因。所以学生相信,只要他们能模仿老师的效果形象,就能得到高分,他们就不会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对创新产生兴趣,更不会主动思考。
        因此在美工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程序介绍理论知识、介绍分析案例、展示教学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用所学的实践操作技能,自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灵活反应和自由发展,创作出更多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美工作品。
2. 美工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1课程与竞赛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美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来设计创作作品,不断积累各种操作经验。因此,需要尽最大努力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用的,形象的图片资料。而通过对每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作品的分析,发现优秀的美工类作品都是非常能体现创新思维的,所使用的材料也是综合的实用材料,所呈现的作品也都是多维的立体的,同时也是富有教育意义的。
2.2美工课程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把握他们身上的个性与共性,要时刻强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准确定位自己,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朝着自己想象的画面去完成任务,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创新能力。
总结:美工课程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美工类课程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将学校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我们不难看出,职业技能大赛的师范生美工课程教学还是有一些的不足,新事物适应社会的发展总是需要一点时间和过程。只有把课程与竞赛相结合,让学生在竞争中成长,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让学生个性化发展,不仅可以培养美工专业的人才,还可以有效的把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推动师范生美工类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玉伟,姚红玲.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美工课程实践教学中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4,(5):200.  
[2]徐奕雯.基于江苏省电商技能竞赛平台的赛教融合《网店美工》创新课程教学改革[J].中外企业家,2020,(3):196-198.
[3]周勇.高职美工课程实践技能培养探索[J].天工,2019,(10):64.
[4]刘中华,罗莎莎.以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的美工设计课程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