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新疆阿克苏沙雅县第二小学 842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往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初步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教师渐渐发现,在实际课堂里,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与素养,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意识,这也是当下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新形势下 小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育 教学模式 创新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夯实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小学信息技术仍然存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不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升。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如果教师没有在课堂开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则教学活动无法顺利高效的开展,同时会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采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导入新课,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将猜谜语活动运用于导入环节,对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有很大帮助。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认识电脑硬件》这节课学习中,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说给出一个谜语让学生们开动脑筋思考谜底,“齐心协力一队兵,即做翻译又通讯,畅通无阻闯世界,要比能力我最行,长官双手下命令,打遍天下连万心。”在猜谜游戏中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讨论,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最后得出谜底是键盘。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正是引入新课的最佳时机,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学习电脑键盘的组成、功能、输入法等内容,为后面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教师要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信息教学环境的优势,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根据学科课程内容和信息环境的特点,基于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理念扭转了学生原本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也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情景化学习需求。同时,信息技术中丰富的信息承载量也能够让学生得到学习视野的开拓,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例如,在应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完成自主学习,观看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深入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制定出一定的分层学习策略,让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基本内容的认知,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更多的拓展训练。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融入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之后拥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带动之下,学生的学习基础会更扎实,兴趣也会更高,最为主要的是,这种学习方法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并且在形式上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更加吻合,学生在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搜索予以解决。
三、加强交流,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
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比较沉闷,一般都是教师通过广播系统给学生演示操作,讲解知识,之后再让学生练习,机械化的教学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以此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学习《网络文明小公民》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改善课堂的教学的氛围。在课堂开始,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在网络中遨游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尽管网络的大环境是和谐、友好的,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的发言并不文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在网络中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讲完后并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笔者主动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学生受到笔者的感染逐渐放下戒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氛围。这样,通过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还改善了课堂中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四、巧借网络资源
以“认识机器人”一课的教学为例,此课是学生学习机器人的第一课,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分类与发展历史。在实际学习中,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①播放“超能陆战队”的片段,利用其中憨态可掬的大白引入机器人这一话题,并引导学生结合大白这一形象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机器人模样”,以此激活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②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网络图片,图片中应包括机器人和非机器人,并要求学生猜一猜在这些图片中哪一些隶属于机器人范畴,随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其中的机器人图片与学生一同总结出机器人的概念,以此利用具象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总结与归纳中从更深层次、更具体地认识机器人;③询问学生“你们知道机器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等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木牛流马”(我国最早的机器人)与“自动机”(古希腊出现过的机器人)等古代机器人的图片,以此切入机器人发展史的讲解。
五、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改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时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相关知识。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抽象复杂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从而解决学习问题,有效掌握学习难点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们在小组中可以积极配合,促进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并积极完成自身肩负的责任,实现小组成员间的高效配合。例如在《设计书签》这节课学习中,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认识书签,了解书签的组成,之后小组配合设计书签。在合作中小组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有负责收集文字和图片的,有负责设计书签的,还有负责操作的,充分发挥出每位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小组内部讨论完成书签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结束语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势在必行,但是这种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它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活中应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知识的具体要求,通过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打造更高效的课堂学习环境,以此切实助力于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成长。,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重点,教师要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依据灵活教学,培养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普彤年.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J].甘肃教育,2020(13):102.
[2]包亚东.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0):119-120.
[3]刘维云.如何创新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
[4]李烨.新形势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4):143-144.
[5]李爱玲.关于新形势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探析[J].家庭生活指南,2018(1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