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楠 刘伟
(山东交通学院 交通土建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打破常规教学方式,分别对教学内容、学生兴趣、考核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最终培养具备从事桩基工程建设、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桩基工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法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桩基工程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桩基工程勘察、抗压桩受力性状、桩基沉降计算、抗拔桩受力性状、水平桩受力性状、桩基础设计、桩基工程施工、支护桩设计、桩基工程试验与检测等。重要阐述桩基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并结合计算实例和工程实例分析桩基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旨在使学生掌握桩基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
现行的桩基工程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理论授课为主,工程实践能力锻炼较少,所以,为保证桩基工程课程的教学建设及人才培养能适应新形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了所在高校港航专业的桩基工程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并初步探讨了提高桩基工程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
1 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1)学生兴趣不高
桩基工程课程知识点较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理论方面,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需要掌握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本知识,这些基础课程对于桩基工程的学习非常重要。学生若掌握不好,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也会没有兴趣。此外,桩基工程的实例随处可见,高架桥桩基础、轻轨桩基础、码头桩基础...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建筑物的理解也仅限于参观认识实习,并没有亲身参与施
工、检测过程,没有形象的认识,对于教学内容没有深刻理解,况且,桩基工程上的很多参数需要从工程经验得来,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整体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方法单一
桩基工程涉及内容广泛,教师上课时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课本上的内容做成PPT讲解,理论性较强,即使在网上下载很多视频资料播放,也只是施工动画,没有基本的设计、计算过程,遇到数学公式时,学生基本理解不清楚,很难推导出新的理论方程,加之数学功底不行,难度较大;另外,由于课时限制,教师上课时按照原有教学计划进行,有时进度很快,学生很难赶上教师的思路,互动也很少,学生整体学习效果较差。
3)考核方式
现有考核方式较单一,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相结合的形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每年均采用这种考核方式,学生整体成绩不高。
2 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文结合桩基工程教学经验与体会,提出以下几项改革措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大三开设此门课程,学生面临考研压力、就业压力,但不管是研究生还是就业,桩基工程对学生来说都很重要。许多毕业生到了单位以后,从事现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检测工作,桩基础是桥梁的主要基础类型,从事桩基工程工作和学好该课程将大有作为。开课之初,教师可以将以上观点告知学生,如在为学生介绍桩基工程重要性时,可以介绍国内外由于桩基工程质量问题引起的重大事故,在得知其重要性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都会增加。
2)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特点、学情分析等进行教学组织。桩基工程的承载力确定是桩基工程设计和施工最为关注的问题,理解桩基工程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和群桩承载力计算及其荷载传递机理等问题是需要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然而仅靠教师口头教授和解释其承载力确定方法和荷载传递机理将难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由于影响桩基承载力和荷载传递机理因素较多,包括土质情况、桩径、桩长、桩土刚度比和群桩布置形式等,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对桩基承载力和荷载传递机理进行研究,不仅简单易懂、适用性强、操作简单和可重复性,而且能弥补实验的不足和观察到更多的信息[1]。
3)改革考核方式
为考查学生一学期对桩基工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需以一定方式对每位学生考核。由于桩基工程课程隶属工程科学且极富应用实践性的特点,考核不应以简单的期末试卷为单一评判形式。结合实际教学体会与经验,综合考核应由3部分组成: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占30%),主要考查学生出勤率、听课表现(提问与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期末理论考试(占40%),传统的期末笔试形式仍占考核的主体,建议在试题的设计上,既考查学生对桩基基本原理与知识点的掌握,又考查其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综合技能考核(占30%),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学习技能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如要求学生查阅最新研究成果,学习相应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具体设计图纸的分析、计算及报告编写,论文写作及实习心得等。
3 实践效果
经过上述改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一致反映:该课程的教学很好地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并调动了学习枳极性;作业、考试以及向老师求助课程相关问题后,老师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给予及时且有价值的反馈,这些反馈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了解如何改进学习;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中所包含的考核项目,如考试等,可以很好地引导自己学习,特别是激励自己在整个学期中都努力学习。
在师生互动方面,避免了老师单纯讲、学生单纯听的教学固有模式,打破了常规,使学生参与到了课堂当中。课堂上,学生发表的见解、提出的问题,或者错误的回答,或者一个相互矛盾的看法,这些都是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应用敏锐的眼光,捕捉一些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调整互动内容。这些资源有的可以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使课堂在互动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4 结语
本文对桩基工程课程在学生基础、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在进行了教学改进之后,学生对桩基工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在上课播放施工视频时,学生也会认真、仔细的观看,也能提出问题,共同讨论,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 贺林林.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桩基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3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