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
安徽省濉溪中学 235100
摘要:本文围绕核心素养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探析,在此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作以思考。文章对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单一模式、质效低下、学习消极、兴趣缺失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学作以简单分析,并围绕教学方式、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阐述高效课堂的构建举措。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呈现出低效低能的态势,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而新环境下,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从目前高效课堂的构建实况来看,其实效性有所欠缺,这与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的落实有直接关系,本文据此展开。
一、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
当下高中数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单一教学模式、教学低效低能,学生学习消极,兴趣缺失。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应当由教师内在入手,教师需深入剖析这一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手段的改进与优化。同时,要树立不断学习意识,积极转变教学观念[1]。在教学中以身作则,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其逐步纠正错误学习习性,提升自我,从而实现教学质效的提升。在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学生学习需要兴趣为先,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与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实现思维与逻辑的增强。在此基础上,选取科学的方式、科学的方法吸引学生,实施教学,以提升教学实效性。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举措
(一)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革新的首要工作,亦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传统观念可以说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其将教学与学习的天平偏向于教师,学生多是充当“看客”,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多是机械地复用公式、模板。为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走出机械的学习模式,实现思维与能力的提升。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学生课堂主体。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纠正其被动学习习惯与思维;第二,导学授课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与核心,所以,教师教学应由导学替代教学;第三,重视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复数学习时,让学生对数的分类进行回顾,从而使复数不再陌生,复数课时出题中有关于虚数单位i的方次的提问,教师应在虚数概念讲授时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理解能力,如对i的7次方的提问,对共轭复数(a+bi)z=z′等问题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记忆,对复数的概念有具体的体会。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应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借助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
(二)革新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的革新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必备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模式下,数学教学以“讲授式”为主,教师从理论讲解开始,到习题练习、提问解答、教学总结等等,学生全程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长此以往,其逐渐会形成依赖教师,间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此,教师应积极革新授课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具体如下:第一,情境教学。借助多媒体等教辅资源,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诱导学生深入其中进行学习;第二,合作学习。将原本单独的学习个体连接为一个个有机的学习群体,实现学习的互补互助、相互扶持;第三,翻转课堂。借助微课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然后带着自主学习的结果进入课堂进行探讨、学习,课堂目标更明确。
(三)优化授课内容
高效课堂需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这就需要在授课内容方面作以优化和革新,使得授课内容吸引力更足,教学效果更佳。既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又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完成教学目标。传统教学在内容方面多依赖于教材与教辅资料,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只是简单的图文,缺乏吸引力,且对于一些抽象内容难以理解。为此,应在教学内容与内容呈现方式上作以优化,以提升课堂吸引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如下:第一,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为源点,借助网络进行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容;第二,内容呈现方式[2]。以多媒体基础为主,运用信息化手段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尤其是抽象模糊的数学内容,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氛围。
例如在三角函数教学中,三角函数需要大量的抽象思维活动,教材内容有大量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进行完课本教学后,引入关于三角函数的课外阅读内容,以其趣味性,为学生增添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角函数出题有大量的数学语言,如在三角形中,知道两个边和一个角或知道一个边与cos值,要求运用三角函数中的公式如二倍角公式、半倍角公式等进行习题解答,在这类有图形的数学题中常需要联系其他数学课时中的几何图形类习题解法,其中都含有大量专业数学语言,在这类习题中数学阅读能力起着重要辅助作用,但由于其中语言复杂量大,学生往往一扫而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绘图等手段吸引学生阅读兴趣,让习题简单易作,逻辑清晰,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四)改进教学总评
教学总结与评价是学生知识巩固、学习进步的重要一环,其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衔接起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关键。而在传统模式下,教学总结与评价多由教师单独完成,且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难以自主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多是凭借长久的练习与记忆来巩固成绩,不仅学习类,还难以实现自我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对教学总评作以改进,借此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自我、突破自我,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在进行总结评价时,可引导学生先自评、总结,对自己学习的成果及看法作以阐述,这一点可结合合作学习进行,以确保总评质效。在学生总评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完善和优化,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其数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三、结束语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质效提升的关键。作为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当下教学的问题,依据问题进行优化和革新,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调动其积极学习。同时,亦要凸显学生课堂主体,转变教学观念,通过生动情境的创设来为课堂注入活力,发挥现代技术之效用,呈现动态化数学、形象化数学、趣味化数学,以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术军.立足课堂,提升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华夏教师,2020(05):39-40.
[2]楼燕燕.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及教学方法研究[J].亚太教育,2019(0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