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园绳类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欧茜
[导读] 跳绳是一项综合性的全身运动,并富有一定的游戏趣味

        欧茜
        重庆市大足区龙岗幼儿园402360
        摘要:跳绳是一项综合性的全身运动,并富有一定的游戏趣味,十分受幼儿的青睐,而且跳绳运动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增强幼儿心肺功能,对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在《指南》背景下,深入研究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实践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指南背景;幼儿园;跳绳;实践
        在《指南》中明确规定,强健幼儿的身体素质、帮助幼儿疏导情绪,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跳绳运动对于幼儿而言,是一项相对剧烈的运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记不可过多要求幼儿的跳绳数量,也不应该对幼儿进行机械训练,而是应该寓教于乐,以游戏的方式鼓励幼儿参与到跳绳活动中,以此来不断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与身体综合素质,实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绳类运动兴趣培养策略
(一)营造运动氛围
        幼儿园教师要在班级内营造一种运动真有趣的运动氛围,教师与家长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跳绳的图片,让幼儿对跳绳这一运动产生强烈好奇心,并为幼儿讲解跳绳对他们身体发育的重要影响,以提高幼儿对跳绳的参与欲望。
(二)跳绳表演示范
        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活动时间,为同学们示范花样跳绳,优美的跳绳动作以及精彩的花样跳绳表演,都会引起幼儿的强烈兴趣,同时教师要配以适当的讲解,感染幼儿情绪,可以利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语言感染、利用实际行动进行行为感染,进一步激发出幼儿也想要参与的热情,同时教师带领幼儿共同跳绳,让幼儿亲身感受力量与速度的冲击,进而让幼儿更加主动的投入到跳绳运动中来。
二、跳绳的选择及动作要领
(一)跳绳的选择
        现如今市面上幼儿可以接触到的跳绳大致有棉绳类和橡胶类两种,相较于棉绳类跳绳,橡胶类跳绳在冬天容易开裂卷曲,会增加幼儿的训练难度,因此对于幼儿来说更加提倡用棉绳类跳绳。在选择好跳绳后,家长或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身高为幼儿调试绳子长度,具体办法是让幼儿双手抓住绳子、双脚踏在绳子中间部位,手放在腰部位置拉直跳绳,此时的长度即是适合幼儿的跳绳长度。
(二)动作要领
        跳绳运动是一项需要幼儿手、眼、脚高度配合的体育活动,具体的动作有
甩绳(手)、绳落(眼)、起跳(脚),待幼儿训练熟练之后,即可实现手脚的规律运动,也就是甩绳和双脚起跳的规律完成。


        甩绳:在甩绳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臂自然下垂并与小臂呈90度夹角,让小臂带动上肢、配合手腕的力量进行自然甩绳,在幼儿刚接触跳绳运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原地空甩,规范幼儿动作,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
        起跳:双脚同时发力向上跳,用前脚掌轻轻落地、后脚掌随后,落地过程要保证膝盖弯曲,这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幼儿的膝关节不受损伤。刚开始的学习阶段幼儿可以进行缓慢甩绳与起跳,待熟练后可加快起跳频率。
三、促进跳绳运动有效落实的积极策略
(一)感染幼儿共同参与
        感染方式可以包括精神感染、行为感染、语言感染等。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跳绳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带动幼儿共同参与,让幼儿在情感上感受到跳绳运动的快乐。所谓行为感染,就是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共同跳绳,与幼儿一起玩闹一起运动,让幼儿全身心的融入到跳绳运动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也要不断用激励性的语言,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可以以游戏的方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跳绳运动中来。
(二)激发童心、展现童趣
        幼儿教师可以将跳绳运动以游戏的方式渗透给幼儿,让幼儿在玩闹中不知不觉的掌握运动要领。例如,对于空甩绳练习,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双手画圈,然后比一比谁的动作更标准、谁画的圈数更多;对于起跳动作,幼儿教师可以利用“青蛙顶球”这一游戏,看谁起跳动作更标准、起跳次数更多等,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引领幼儿同时进行双手画圈与青蛙顶球动作,也就是实现跳绳动作的甩绳与落地的同步进行。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鼓励幼儿多观察,不仅要仔细观察教师的标准动作,同时也要观察小伙伴的动作,并在观察中对比,发现自己不标准的地方或者指出别人不标准的地方,以此来实现幼儿的共同进步。然后教师要鼓励幼儿在课后或课余时间,反复练习跳绳运动,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幼儿家长也要与幼儿共同参与,帮助幼儿不断进步。
(四)家园互动
        家庭教育对幼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也要与幼儿园高度配合,实现家园互动,在幼儿放学回家后,主动引导幼儿反复进行跳绳练习,并在运动中为幼儿讲解跳绳的重要作用,让幼儿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价值,让幼儿真正理解跳绳运动的与健康成长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指南》背景下幼儿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绳类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脚协调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进而激发幼儿的体育锻炼欲望,在幼儿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柔. 幼儿园主题背景下运动性区域活动开展的行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杨秋颖.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