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数学活动的融合
刘雯
井冈山市保育院 343500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极为广泛,因而,数学的作用十分重要。由此,在学校教育中,怎样有效率地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有效率地提升学生们对数学这门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是如今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当今社会,在幼儿园教学中,已经将数学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而越来越发达的信息技术也成为了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技术支持。但是,即使有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效率仍然未得到很大的提高。本论文将浅要分析目前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实际数学教学中融入。希望能够促进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有效地提高幼儿园数学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数学教学应用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情境,诱发幼儿乐于探索数学的动机
幼儿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代信息技术把形、色、光、声、动、情、意融为一体,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通过多媒体计算机,为幼儿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配
以悠扬悦耳的音乐,充分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当幼儿对于所学事物建立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例如:中班数学活动《海底世界》,要求幼儿掌握多种排序的规律,在导入部分创设一个动态的海底世界,告诉幼儿《小鲤鱼历险记》中的小动物们要来做客,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即项链),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观察项链的排列规律。再出示《小鲤鱼历险记》中的小动物,让幼儿观察小动物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之后提出问题:如果它们都想排第一个,那应该怎样排才是有规律的呢?多媒体课件中已经预设了所有动物按照不同规律排队的程序,教师只需点击相应的按钮就会出现与幼儿回答相吻合的画面了,同时画面中还以动画利声响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反馈。利用信息技术声形并茂的特性,为幼儿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动态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还诱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在组织讨论“如果它们都想排第一个,那应该怎样排才是有规律的呢?"这一问题时,通过信息技术灵活的操作手段,配以动画效果和声音效果,再次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性,同时还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认识能力。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演示,先让幼儿看到画面中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的车轮都是圆的,接着将它们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状,幼儿观察后议论纷纷,个个笑得前俯后仰……最后画面又把轮于换成椭圆的,小朋友们看完后都说:“这样的轮子坐上去谁受得了呀?"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行,其它形状的轮子都不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唤起了幼儿探究的愿望,诱发了幼儿参与学习的动机。这样,幼儿在积极的状态下,弄清了道理,深刻地认识了圆的特征。
再如:中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老师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等制成动画,并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幼儿兴奋不已的说着图形的名称,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显示,将简单的图形拼组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小轿车、火车'鸭子、金鱼、房子……等等,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活动中的无限魅力。
2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能巧妙地将新旧概念的知识联系与区别设计成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寻找规律,自然轻松地获取知识。如大班学习“比较三个以上物体间重量"时,先让幼儿尝试比较两个物体,根据一些属性建立一种关系。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呈出山羊、松鼠、兔子玩翘翘板的画面,引専幼儿分别观察,比较二组动物玩跷跷板的不同之处:1.山羊和松鼠玩,(山羊把翘翘板压在地上,松鼠却翘得髙高的,山羊比松鼠重)2.松鼠和兔子玩(松鼠将跷跷板压在地上,兔子翘得髙高的,松鼠比兔子重),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仔细观察和比较得出:山羊比松鼠重,松鼠比兔子重,山羊比兔子重,信息技术的使用,让幼儿轻松的掌握了规律性知识。
又如:比较“多、少、一样多"的数概念,教师设计了"拔河”的游戏课件,有红、黄两队,红队5人,黄队6人,课件中不停地闪动黄队多出的1个人,幼儿清楚地看到没有"一一对应”,不能进行比赛,教师追问原因,幼儿回答说,黄队比红队多1个人,教师顺势讲解了“多、少、一样多”的概念,达到了顺利突破难点的目的。探究性的学习,视每一位幼儿都是发现者、创造者,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数学知识、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学科,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而幼儿学习薮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我们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幼儿,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幼儿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成功地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提升了经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和延伸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弥补传统教学中的缺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提高,我们相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在幼儿园的各领域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能更好的为教师''教"和幼儿"学"服务,同时给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主题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带来更大的空间,使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愈发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桂华.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71-71.
[2]杨钦芳.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数学教育整合的相关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7):164-164.
[3]蔡琳.电子白板,创设灵动课堂——浅谈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