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菊
重庆市大足区龙岗幼儿园402360
摘要:跳绳是一项简单的,可以让全身机能得以发展的综合性运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绳类体育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的心智开发、身体发育和品质养成,故此,文章主要就幼儿园中开展绳类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作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绳类体育活动;重要性
一、幼儿园开展绳类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一)利于开发幼儿智力
绳类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经过教师的指导让幼儿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后,幼儿对绳类运动的思维就会完成好奇-感兴趣-主动接收-积极创造的过程。在3-6岁时,幼儿的思维未受到后天的引导和塑造,完全出于自己本能和潜力来探究某种事物,因此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就是其智慧的反映,在实践的积累中其心智得到开发,思维会向“质”跳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创新,这对于幼儿是非常有利的。
(二)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绳类运动是一项调动全身机能的运动,它使得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得到活动与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增强,幼儿的弹跳能力和平衡能力得以提高,在体育运动的积累中,幼儿的体力和耐力能够稳步提高,增强幼儿体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高效学习和好好生活的基础。实践证明,有运动基础的幼儿对比缺乏体育锻炼的幼儿身体素质更强,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状态也更加积极。
(三)利于良好品质养成
体育运动需要长期坚持,学会运动技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射出幼儿的学习能力,而是否可以长期坚持,从体育运动中促进自身态度、精神、品质及习惯的培养才是参与运动锻炼的精髓。幼儿处于成长发育的起步阶段,可塑性强,这个时候他们如同一张白纸,幼儿教师若以体育运动带动幼儿积极心态、健康精神、良好品质及习惯的养成,将使幼儿获益终身。
二、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绳类体育活动
(一)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热情
对幼儿而言,拥有学习热情将能让学校效果事半功倍,而幼儿教师就要把握这一点,在开展活动时要注重创新。以往教师习惯于亲身作动作示范,大多数幼儿可以认真观察教师的动作,但是难免存在少部分幼儿觉得教师教学枯燥、乏味的情况。
为了改善这一不足,让所有幼儿都可以参与进来,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先将幼儿划分为若干小组,然后抽取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学得又快又好的学生作为组长,安排组长在每个小组内示范跳绳的动作,其他幼儿观摩学习。看到同伴出色的表现,幼儿为了获得教师的认可就会积极地学习模仿,然后展示给教师看。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指导、帮助,巡视各组学习动态,适当给予提示和帮助,这样一来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幼儿因为互相之间的鼓励和带动作用,对学跳绳的兴趣更加浓厚。
(二)营造愉悦氛围,促进幼师互动
幼儿的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的活动环境,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愉悦的氛围,降低幼儿对跳绳学习和参与的排斥,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例如,在大班“好玩的跳绳”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独立练习跳绳,在基本掌握动作要领后鼓励幼儿尝试新的玩法,看一看哪个创造的玩法最有新意,教师可以在幼儿活动时播放一些音乐伴奏,渲染气氛,调节幼儿的情绪。于是有的小朋友想出了由两个人拉着一条绳子,快速摆动,一个人在上面走,如果没有踏住绳子就出局;还有的小朋友想出了把两条绳子交叉摆放,漏出很多小孔,然后踩着这些小孔前进,若踩到了绳子视为犯规。幼儿们的想法新奇多样,可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三)尊重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
幼儿教师需要明确,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现阶段的能力和水平不能代表以后的发展情况,那么教师就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坚持因材施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有的孩子学得快,有的孩子学得很慢的状况,这是正常现象。教师要把这种劣势转化为优势,让能力强的那部分孩子为能力弱的孩子树立榜样去,倡导合作共赢,引导幼儿互相勉励帮助,以优带困,最终实现所有幼儿的进步。
(四)教师积极参与,保障幼儿安全
教师不仅是绳类体育活动的策划者和引导者,更应当作为参与者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和幼儿打成一片,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可以对教师的印象更亲切。教师的参与还可以让一部分基础不扎实的幼儿改善并巩固,教师的身体力行也可以感染并带动幼儿。因此,教师在参与时也要不时和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给出有针对性的辅导或建议。另外,体育运动中很容易出现意外事件,那么教师的参与又可以为幼儿的安全提供一些保障。
结语
在幼儿园绳类体育活动中,很多幼儿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丰富的潜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继续完善绳类体育活动的实施,展现自身能动作用,进一步挖掘绳类体育活动的内涵和价值,将这项运动传承并发扬,助推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园教育事业进步。
参考文献:
[1]镇亚飞.幼儿园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J].好家长,2019(79):22-23.
[2]冯燕.论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6(16):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