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一中学 425300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程视域下,整本书阅读的开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一个教学阶段都能够设计一些从简入难不断深入的学习任务,将各个阅读学习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作为基准来探索阅读知识,通过老师的启发让学生融入到阅读内容中,找到其中蕴含的情感、逻辑、意象等,充分发掘阅读内容的学习价值,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成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
引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度和速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和问题阅读的训练。”因此,在课堂上的教材选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在完成课内阅读的节选部分后,引导学生对这部作品的其它内容进行补充阅读,一方面补充知识,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作用
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学生的阅读模式已经在零散式阅读中养成了习惯,导致其认知能力和审美水平普遍不高。零散式阅读便是目前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所阅读的碎片化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学生们往往只能分阶段阅读,内容不连贯,上下文缺失,这种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可能会让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选择艰难的境地,常常需要通过标题来判断内容有没有阅读的价值,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也习惯性地跳过某些段落。同时,零散式阅读还不利于学生深入探索阅读内容,阅读越浅就越快,也更简单轻松,但实际上这种内容却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所以常常无法理解内容中更深层次的东西,即便读完一整篇,也无法起到明显的阅读效果。而整本书阅读则很好地改善了这一现状,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与短篇内容相比,整本书阅读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连贯,更有利于学生融入到其中,使得阅读更具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推荐适合阅读书目,加强阅读指导与监督
2020年春季,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指导目录中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其中高中有90种。这是教育部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可见阅读越来越受重视,学生的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也势在必行。高中生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难免在眼花缭乱的书海中迷失方向,不知“从何读起”,这是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作为一名引导者的身份,全程参与指导并且监督。在阅读书目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哪类书籍,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有利于阶段的学习,也让学生在眼花缭乱的书海中找到阅读的方向。其次就是设置阅读任务,我们知道读一本书,要将它先读“薄”,再读“厚”,也就是说先将一本书的大概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再结合作者、时代、背景等因素将书读“厚”,读出更多的深意来,给学生布置任务也是如此,例如《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提到的“人能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究竟有怎样的思想内涵。教师应该建立一个监督的机制,适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采用读书交流会、观后感等多种形式,完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的过程,不但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思想交流,更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完成整本书阅读。
(二)通过小组合作,使得整本书阅读进入更深层次
深层次阅读不仅仅需要学生明确全书的脉络和内容,同时还需要了解作者和书中人物,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思考与评价。深层次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主题的整体内容,同时理清知识框架。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统一规划阅读计划、分享阅读结果、攻克阅读难题、加强阅读深度等,老师可以将学生们按照不同的阅读理解水平进行分组,之后为学生们推荐书籍,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制定阅读计划,如在阅读《纪伯伦散文诗集》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将《纪伯伦散文诗集》作为学生们的任务或作业来完成。在学生们阅读结束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叙述:这本书的写作形式是怎样的?在这本书中你有什么收获和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让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与总结,总结完毕后再在班级中进行各个小组的阅读汇报。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们阅读完毕后,在其他学生的阅读总结中获得更加深层的体会,促使学生再次巩固《纪伯伦散文诗集》中的内容,从而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而在整个“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老师都可以随时准备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深入其中感受一下作者对于自然、人性的理解,可以让学生由表面切入实质地了解《纪伯伦散文诗集》中对于社会、人生的思想和体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也有着巨大帮助。
(三)细读
细读便是在阅读过程中对各个内容或段落仔细品味,如对于人物对话内容细读,品味该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从而在心中构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有利于将书中的故事在心中重建。在引导学生细读时,也可以设计几个学习任务,进一步提高阅读的深度,深化学生的理解。以阅读《活着》为例,任务一:书中福贵的命运是怎样的?他经历过哪些事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段落中的细节,并将整体内容简约概括,并对人物进行评价;任务二:你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能不能根据你喜欢的人物写一篇短文,以人物自述的方式写出来;任务三:目前你读过的内容里,对哪个段落或故事有感想?能否说一下阅读感想?通过这些阅读任务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剖析某个人物或情节,并挑选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谈一谈感想,可以在班级中以交流活动的形式说一下。前两个任务可以让学生从人物作为切入点去了解书中的故事,从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经历来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而第二、三个任务便是让学生将阅读体验表达出来,并在阅读探索和体验中总结出全书的脉络。细读的学习任务在学生阅读前提出为宜,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整本书阅读更加高效。
结束语
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更是在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在探索实践的路上,但是教师也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内容,并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以生为本,以生为主,整本书阅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思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问题,逐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魏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26-228.
[2]韦瑛.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及策略[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十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32-433.
[3]王亦清.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育引导实践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3.
[4]颜建安.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效率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28-229.
[5]赵玉秀.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势及方法指导探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