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李跃
[导读] 伴随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顺利实施,我国高中教育体制也愈发完善
        李跃
        六盘水市盘州市第一中学  贵州  六盘水  553500  

        摘要:伴随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顺利实施,我国高中教育体制也愈发完善。现如今,国内高中数学课堂已经开启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即分层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中所使用的分层教学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同时对如何深入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引言
所谓分层教学模式就是指学校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性格特征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等众多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全面的考虑,从而对其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高中生都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业任务繁重,因此,需要高中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给予积极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数学学科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质,需要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高中数学的难度更大。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育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促进学生的未来良性发展。
        一、简要分析我国目前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现状
(一)站在高中生的角度分析
在实际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是广大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并且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高中生的个性和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高中生由于家庭背景、个人爱好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其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接受速度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高中数学教师通过总结实践教学经验发现,高中生在学习基础性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会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差异,但是随着知识点难度的不断增大,大部分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生偏科的现象。由于数学知识的难度大,加之学生的个人爱好有所不同,就会有一部分学生逐渐对文科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阻碍了数学能力的发展。
(二)站在高中数学教师的角度分析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都未能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所谓的高考“考点”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对待数学知识的真实掌握程度。普遍情况下,高中数学教师对班级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个性特点有一个笼统的了解,导致教师不能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给予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从而使高中生的数学成绩提升缓慢。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有关研究
(一)牢牢把握高中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学习特征以及学习需求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教师可以以学生中考时的数学成绩作为进行分层教学的参考依据。

对于高中的其他时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考试成绩作为分层教学的依据。在实际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并且尊重高中生的主体地位并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之后再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学生进行分层,可以是A、B、C三层,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将学生进行分层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让教师更加注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应该根据每个层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学习特点,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富有针对性的有助于提高每个层次学生数学成绩的教学方式。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后,下一步就是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针对一些数学成绩优异、学习方法正确并且认知能力强的A类学生,高中数学教师就应该对这类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开拓思维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数学成绩位于中游的B类学生,教师应该对这类学生的综合性数学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针对数学成绩暂时落后的C类学生,教师首先应该帮助这类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之后在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数学知识的正确学习方法。
例如在进行指数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分层来展开教学。对于C类学生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且可以运用所掌握的指数概念、图像和性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题目;对于B类学生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在C类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掌握的指数函数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对于A类学生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在B类学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够综合性的运用指数函数相关知识来解决数学题目。
(三)高中数学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传统制度化的教育模式很容易降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还要牢牢把握新课程改革后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适应当代教育现状。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总结分析,将分层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对于加强高中生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及数学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仍存在不足之处,还需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在工作当中不断摸索,优化并完善分层教学模式,从而给予高中生最为科学的指导教育。
        参考文献:
[1]何云龙.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2]蔡鹏.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3]黄立峰.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