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兰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3410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要让一个学生真正地掌握好数学,就一定要让他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他就会自主地去学习、探索数学。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有足够的兴趣,就算遇到了再难解的题,他也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去查找相关资料而加以解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几点做法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颇深且证明非常有效的。
一、用数学美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首先,数学本身是美丽的,圆周率、正弦定理、二项式定理等许多公式定理,它不仅外形具有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等等,而且它所包含的内在更美,更是无法比拟,无法言喻的。其次,学习数学是一件很美的事,当一条辅助线就使你无从着手的几何题柳暗花明,一个小小的解题技巧就使你百思不得其解的题豁然开朗,一次小小的变形使你感觉陌生的条件或结论变成“久别重逢的老友”时,那种美妙的感受,定会使你被数学所吸引,从而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教师应时常善于展示数学之美、挖掘数学之美,充分给予学生发现、探究、体验数学之美的机会,让他在探究数学时体验美。这样就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令他在浓厚的兴趣中轻松地学好数学。
二、用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数学正以其广泛的应用性,渗透于科学技术以及实际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只要你善于寻找,善于发现,数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切入数学应用,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因为需要而学数学,学数学是因为它有用,这样他就不会觉得数学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应用价值,而会不断地去寻找、去发现数学,进而用数学去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这样,自然就引发了他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注意到高三学生的体育课,大部分人是在打乒乓球。因此在复习概率时,我就引发他们思考:若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甲的水平稍高(如甲每局胜的概率为0.6),那“三局两胜制”、“五局三胜制”、“七局四胜制”,甲胜概率各是多少?哪种对甲更有利些?若你是乙,你希望比赛时用哪种规则?若甲每球胜的概率为0.6,每局由11分制改变到21分制,对甲有利还是不利?进而提出,以前的乒乓球赛,每局是21分制,但改为每局11分制的同时,也由“五局三胜制”改为了“七局四胜制”,这样做是否是为了增加比赛的公平性?因为理论联系到实际,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兴趣很浓,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如能坚持这种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学生便会逐步地学会用数学去观察、去思想、去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将一天浓于一天。
三、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全部的智慧发挥到极限的魔术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学生成绩的优劣,都与所教学科的教师息息相关,因此,善于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是一件一本万利,点石成金的事。
1、学会倾听
对于教材的理解,习题的解答,教师习惯于自己的一言堂。事实上,如果你肯倾听学生的理解,学生的解答,你一定能发现谬误中蕴涵的新奇,荒诞中包裹的合理,而且你还会发现,同一道题原来还可以有那么多的方法,除了你教学设计的几种之外,也还不乏你不得不称奇的好方法。如在复习高三导数的应用时,我讲了一个典型的无盖水箱的问题,即在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材料的四角切去四个小正方形,然后将剩余部分围成无盖长方体容器,如何才能恰当地切去小正方形,使围成的体积最大呢?学生设出小正方形边长为,则,用导数来求最值。然后我设问,此设计材料有所浪费,若要减少材料浪费而重新设计方案而且要使所得容器体积该怎么做?这时,学生纷纷动手、动脑,不一会儿,十几种方案就出来了,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有的设计得比较好且实际可行,有的设计得比较差,甚至还有的出现了谬误,但我仍一一给予评价,肯定其合理之处。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告诉你,有时静下心来听学生的讲解可能比你的说道好得多,你不仅是给了他一个表达的机会,更是点燃了他兴趣的火花。
2、学会赞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每个人总会有优点,有闪光的地方,因此请你擦亮你的眼,及时地发现它,并加以赞美,我想,被赞美的人一定会心花怒放,一定会因为数学教师而喜欢数学!对于数学学困生而言,本身对数学就有畏惧感,加上很少体验学数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因此经常处于放弃的边缘。记得上届刚接高二时,有位学生的生化特好,可数学很差。我首先赞美他记忆力惊人,接受能力强,进而告诉他,若数学科能多花一点点时间,也能象生化一样好。他吃惊得张大了嘴,涨红着脸说,从小学起,数学就从没及格过。这回轮到我吃惊不已了,不过,我坚持微笑着拍拍他的肩,坚定地说,只要你肯接纳数学,数学一定会令你骄傲的。从此后,他上课很投入,很认真,一年过去了,他的数学成绩由差到中等到优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这和他的学习潜力,以及这一年的努力不无关系,但我觉得正是有了老师的欣赏和赞美,才使得他的潜力被唤醒,由对数学的无兴趣而变得有兴趣。因为学会了赞美,我总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学生也往往因为老师的不经意的一句赞美而激起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犹如拨响了学生的智慧之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自主地、愉快地、轻松地学习高中数学,这样,你就握住教学的主动权,使你的教学事半功倍,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