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刘映娟
[导读]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科技文化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起来
        刘映娟
        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罗岗中心小学   514535
        摘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科技文化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起来,这种新时代的发展也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直接导致带有一定技术化成分的教育逐渐占据我国目前教育行业的主场,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发展道路,人文理性教育和审美教育在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课堂中越来越趋向于边缘化方向发展,缺乏正确指导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教学放模式,其结果不可避免的导致现阶段教学阅读与写作教学迈向碎片化、边缘化、生活化、浅层化的阶段,这对于当代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造成了一定阻碍,同时也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关键词:阅读写作一体化;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文教学;应用与发展
        引言
        阅读和写作从一定程度上都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字的魅力和价值,体现着中国汉字的优美。当今社会,研究新时代、新课改背景下当代小学生阅读写作一体化的特征和意义是探究教育改革后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过程中怎样进一步展现和弘扬已有三千多年文化历史的文字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方法。
        一、发挥文本原本的价值导向,实现阅读写作一体化
        小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过程应该是对作者创作过程的“高速重演”,教师在传播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但本文如果只有导向意识没有规定意识也是行不通的。关于阅读写作教学,开放性质的应用问题是没有具体的回答套路的,教师只能帮助学生累积做题的技巧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语感,学生只能依据教师的讲解,自己积累方法,不能照葫芦画瓢,这在语文阅读写作的学习中是不科学的表现。课文的教学,关键要看文本在学习读写方面能否给学生当“样子”,即文本阅读能为写作提供哪些条件、打下什么基础;写作能借力于文本中哪些典型性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知识和技巧。教师在阅读写作教学时可以采取比较阅读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事物、多层次的思考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文采。
        二、注重强化学生阅读写作一体化的理念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的强化学生为写作而读书的理念。尽管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也离不开写作,但教师在处理两者的关系的时候要谨防出现以写作为中心的组织教学现象的出现,为写作而阅读不是极端的用写作来代替掉阅读的作用,而是要明确,阅读是为写作铺路,写作是以阅读为前提的,优秀的作文离不开长期的阅读积累,二者离开谁也不能单独存在。例如,有的小学生擅长阅读但是写作的基础较差,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阅读中的一些好词好句积累下来,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像五年级上册的《珍珠鸟》《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五年级下册的《祖父的园子》以及《草船借箭》等名著。


        阅读和写作没法分的特别清楚,任何解读都是表达,如语文中涉及到的解词,通俗的解释就是用自己熟悉的意思来解释不熟悉的意思,理不清是解读还是表达,阅读和表达是融为一体的,是分不开的。阅读就是用已有的经验和文本进行对话,这本身既是阅读行为又包含着表达的意味。不能说纯阅读,语文中不存在纯阅读的说法,既然阅读那么其背后就一定包含一些不用的意味,要么解读要么就是表达,而表达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写作。当然,阅读中还存在一种偏执的一方——死读书,可以把它理解成变相的纯阅读,但这种纯阅读读的是别人的思想,用的也是别人的话语,自始至终没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选择死读书的学生只是扮演着被阅读和被写作的工具,而不是自主学习的主体,这也不符合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的,背离了阅读和写作的初衷。
        三、增强新时代小学生的阅读写作一体化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国正式步入“大语文”时代,“大语文时代”中显而易见的就是对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和重视。孙正聿教授曾这样说到,只有“对人类的文明和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才会有创造和创新”。显而易见,新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代人,要想达到孙教授所说的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实现阅读和写作的一体化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在这个意义上,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小学时期的经典文学阅读必须及早提上日程。人类文明的成果,是通过阅读经典文本、领略文字内容的美而得以代代相传的。因此,无论是国内的经典名著还是国外的经典著作都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美好的文化精神食粮,成为新时代小学生的精神生活必需品。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不是快餐式、碎片式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有责任校正小学生不恰当的阅读写作态度,提倡、传输“慢读”、“细读”、“精读”、“积累素材”、“品质化写作”的精神,摆正新时代小学生对文学的态度,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阅读写作态度,形成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意识,在咀嚼经典作品中增强自身的阅读写作能力。
        四、结语
        文字是传播思想的媒介之一。阅读与写作也是有规律可言的,有效的教学阅读与写作是接受教育思想并进行有效反思的过程,小学语文阅读与些写作一体化的能力提升重点就体现在阅读与写作策略的研究上,将浅阅读与深阅读加有效写作相结合才是效率更高的阅读写作策略。合理安排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时间,对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内容加以筛选并整理成一定的教学体系,可以尽可能的使语文阅读写作课堂发挥出其最大的功能和效用,可见正确提升小学生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在语文学习乃至以后人生路上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金有.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阅读一体化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16):59-60.
        [2]佳孜依娜·马汉.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