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部湾大学来华留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姚晓东 韦露美 覃斯 容川
[导读] 随着北部湾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学校留学生人数不断扩大
        姚晓东  韦露美  覃斯  容川
        (北部湾大学 ,广西钦州市 535011)
        摘要:随着北部湾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学校留学生人数不断扩大。海外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遥远的他乡踏上求学的征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留学生,他们有着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自己的宗教信仰,因此很容易在管理上有所遗漏,那么如何保证我校留学生的正常宗教活动、提高预防意识、增强抗拒能力,平稳地预防和抵抗不健康的宗教渗透,已成为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如何防止和抵制本校留学生管理中的宗教渗透,不仅可以填补理论空白,而且可以完善理论研究内容。
        关键词:留学生 宗教信仰
1.研究背景
        许多人听说宗教信仰的第一个反应是迷信,实际上很多拥有宗教信仰的人并不迷信。所谓迷信是指迷信活动涉及一些古朴的术士,他们通过风水,相貌和算命来骗取他们的钱。宗教属于哲学范畴,它提倡人类和一切事物的观点,目的是说服善恶,鼓励人们追随,克制和容忍丰富的文化内涵。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迷信是从有神论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它是扭曲和利用某些宗教观点并从中牟利的行为它不是宗教。宗教组织的正常活动和社会地位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1]。
        我国从1950年开始有外国留学生来花学习,中国高效对留学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符合留学管理的理论和经验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教育政策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无论是从宏观和政策层面,还是从微观和实践层面,我们都应该时刻爆出警惕的思想,要深刻理解不同文化信仰之间的存在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的理念,高校要严格管理和实时掌握情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逐步完善,中国的留学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十九大”之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深入地扎根于沿线国家的心中留学生更是成规模的进入高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我们可以制定很好的规定来解决留学生之间的宗教信仰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对留学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层面依旧有完善的空间。
        随着我校来华留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逐步丰富,身份和背景越来越多样化。在我校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留学生管理人员尊重在校留学生的宗教信仰,并支持他们的正常宗教活动,同时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和不健康的宗教渗透。我校也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点,任何宗教的出现,发展和灭绝而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因此,建立健全的预防和抵制宗教渗透的机制和体系应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2]。我校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还存在完善的空间,如何通过正确的实践活动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要深入研究,不断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进步。
        
2.留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留学生学生为对象,了解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我们预计发问卷问卷调查的总量为500份,实际回收到的问卷的数量495份,统计计数无效问卷数量为3份,有效问卷数量共计492份;同时通过访谈法,对本校留学生宗教信仰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调查显示,北部湾大学来华留学生他们着不同的信仰宗教,宗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并具有多种宗教信仰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根据问卷调查显示,问到:“是否信奉宗教吗?”,参与调查的留学生,有11.1%的人明确表示自己实际不信奉宗教,有88.9%的人有信奉宗教。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作为宗教信仰团体的一部分,留学生在信仰宗教的同时仍然可以掌握科学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这些必有的素质。可能存在极少的认知认为宗教可能与封建主义和无知有关,但寻求精神安慰是无可非议的。在调查数据中显示大多数的留学生信仰基督教,从访谈中我们发现宗教信仰的学生,他们信仰宗教的书籍承载这些知识的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而且易于理解的大学生可以轻松地从欣赏和接受中学习,并逐步建立自己的信仰。
        从信仰动机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留学生都是追求精神上的信仰,而不是专注于某些实际需求。大多数宗教信仰者都是因为他们现实生活环境中不幸。但是对于大多留学生来说对于宗教信仰,但更多的是出于对生活价值和意义的追、出于对精神安慰的追求、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困惑,还存在着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家庭宗教信仰多方面的影响。许多中国留学生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国家学习。他们面临许多挑战,通常具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沮丧感。如有些学生刚刚开始,他们在上课时听不懂教授的讲课,下课后不能与当地学生顺利交流,不能吃当地食物,找不到满意的住宿条件等。有时,他们会受到当地人的偏见和歧视。这时留学生学生本能地希望得到各种组织或团体的支持和保护,教会中的人们经常积极热情地与留学生取得际联系,并向他们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3]。每个人都到共同宗教信仰的指定地方,大家在一起自由交谈,交换有关工作,学习或生活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得到有益的咨询并释放心理压力,这样也使的留际学生感到温暖有助于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并减轻身心压力。宗教信仰在信仰宗教的留学生的思维意识中存在时间已久,认知与情感、理性、经验与判断等复杂的因素,使他们不易被其它宗教思想所影响,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转变他们对自己宗教的信仰的情怀。


3.校园宗教事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完善策略研究
        中国高校管理人员对宗教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偏差。在我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宗教对国家,社会乃至普通百姓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中外人对宗教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高校利事务管理人员用自己对宗教的理解来管理具有深厚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认知上肯定会有巨大的差距。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提高宗教文化素养,提高宗教管理水平。另外,我校对国际学生的管理主要依靠国际学院或国际交流所等机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相对简单。
        学校对于留学生的宗教管理要高度重视,要了解并详细分析留学生宗教信仰的具体情况,分析不同留学生所信仰宗教的特征,要详细了解到不同宗教不同派别之间的差异,它们由于思想和利益的分歧而相互斗争。如果学校管理处不了解宗教之间信仰、仪式而将其概括化,那么留学生的管理不仅会无法达到和谐的结果,可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摩擦和争执,因此,高校的国际学生管理部门必须对外国学生的宗教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事务管理管理人员要掌握留学生们宗教信仰的派别相关常识,从而真正有效的将留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妥当。
        根据我国的宗教法规和政策为国际学生提供相关教育,以保护其合法的宗教活动,每个国家对于宗教信仰都有不同的法律和法规。这就要求宗教事务管理处对有宗教信仰的海外学生提供及时和相应的教育,使他们对中国的宗教政策和法规有更全面的了解,并更好地保护其合法的宗教活动。在留学生进入校园学校的宗教事务管理人员就要及时的,将学校对宗教信仰的相关规定明确的传达给留学生,留学生在校园内不可举行宗教活动,留学生想要举行宗教仪式请去相关宗教指定场所。在校园中实行了对国内外学生实行差别待遇的管理政策,关于留学生在学校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宗教行为和宗教活动,没有教育或管理,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秩序,不利于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管理,也影响了国外留学生的教学管理与社会和谐稳定。
        在国外留学生宗教事务管理团队中,有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国外学生的思想动态。这些人员不仅具有宗教知识和外事观念,而且熟悉外国学生的宗教信仰,并与上级宗教管理部门联系进行宗教信仰活动。 毕竟国外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国际影响。因此,设立专职负责人将有助于更有效地处理相关事务。由于长期与国际学生的宗教信仰接触并对其负责,宗教管理部门可以更有效,直接地了解留学生的宗教信仰,及时掌握留学生的宗教信仰的动态,更好地保护其合法的宗教活动,并更有效地防止非法活动、非法的宗教行为[4]。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提高国际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正确有效的维护他们的宗教信仰。在学习和回国方面,实现他们自己的价值,使他们具有国际思想和行为的高质量人才。此外,专业的管理人才可以更好地与学校的相关协调部门合作,建立一套相关的协同管理机制,这不仅是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还需要从通识教育和跨文化的层面来管理管理,可以有效地使留国学生的教育,可以更好地融入中国高校的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学教育的发展。
        留学生教育管理者应深入研究国家有关宗教政策和外交活动的有关规定,并应认真研究一些政治和地区敏感问题,不要回避热点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并了解宗教的共同价值观、信念、真理、善良与美丽的普遍性,是处理宗教问题时必须具备的方法论意义。此外,在处理宗教纠纷时,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和国家的综合教育效果。不得脱离当地政府部门,国家外交事务及其他机构的相关规定独自行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4.结论
        从文化的特征来看,文化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的。因此,某些文化特殊的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并掌握外国学生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精髓,特别是对于第一次来中国的新生,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并能够更好地发展。
        为了增进文化理解,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了解自己文化的优缺点,并对其他文化保持客观态度,以便可以正确理解其他文化。留学生的管理基本上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以有效减少留学生之间的文化冲突。首先,要求该系统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网络,防止和减少文化冲突。定期举办国际留学生管理研讨会,以解决中国留学生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减少造成文化冲突的因素,促进国际留学生在中国的和谐共处。在信息网络时代,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网站,以满足中国留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弘扬,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可,从而减少留学生之间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


5.参考文献:
[1]李志坤, 乔凤合.基于国家安全角度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初探[M]//陆应飞.来华留学教育研究 (2017)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7.

作者简介:
一作:姚晓东(1987.12)男,汉族,广东茂名人,北部湾大学教师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作:韦露美 (北部湾大学教师)
三作:覃斯   (北部湾大学教师)
四作:容川   (北部湾大学教师)

2020年北部湾大学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研究课题立项:项目编号WDAW202004,北部湾大学来华留学生涉宗教管理工作研究,项目负责人姚晓东
[2]陶倩曾琰.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4(9).
[3]杨松高校应对宗教对大学生群体渗透影响的对策[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9).
[4]李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