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出版社编辑职业能力的提升思考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王晓丹
[导读]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创了创新性特征时代,而出版业态也由生产组织形式转化为知识领域社会化大生产
        王晓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6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创了创新性特征时代,而出版业态也由生产组织形式转化为知识领域社会化大生产。出版社编辑能力中包含营销策划、编辑加工、选题策划等内容,均需要创新能力的驱动。因此“互联网+”时代能够使出版社编辑重新定位自身水平,通过互联网思维实现自我审视,进而提升职业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出版社编辑;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传统的出版社中,编辑有着非常明确的分工,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保证出版物的良好业绩。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形式的新型出版物涌现出来,给传统的出版编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编辑只有勇于创新、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才能够与时俱进,持续性地做出业绩良好的出版物。只有提升出版社编辑的职业能力,才能够实现出版社的与时俱进以及可持续发展。
1.当代编辑职业的地位
        出版社出版优质的图书,而编辑就是背后的主导灵魂。在很多人看来,觉得编辑这个职业很平凡,只要会打字、会上网、会使用搜索引擎就足够了,其实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编辑需要具有相当细致的逻辑思路,编辑带给读者们的不仅仅是直观的内容,更应该蕴含着整体思路的信息集合。新时代下的读者越来越挑剔,对图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随着一些其他同类替代产品的出现,一名合格的编辑必须在图书中融入自己的创意。如何诱发读者们对书籍产生依赖感、如何保证读者的良好读书体验,是编辑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编辑需要具有足够的分析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在该行业中不仅是敏锐的探索者亦是健谈的社会活动者。从专业的视角为作者引路前行,编辑的专业沉淀和创意思路最终都会在图书的质量和效益上有所体现。编辑不仅是图书内容生产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带领文化进步的引导者,在图书创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催化”作用。一个专业、出色的编辑不仅是一个出版社的王牌,更是出版社在同行业内决胜的关键,他们不仅需要寻找出优秀的作者、发掘人才,还要通过图书的出版来提高出版社的实力,也是出版行业发展的不绝动力和文化传播的导向旗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就需要坚守职业道德并且时刻完善自身能力,不甘落后,成为出版社的王牌。
2.互联网时代出版社编辑职业能力的提升途径
        2.1编辑的创新设计能力
        编辑需要协调和组织图书出版,并结合不同书籍的功能和受众需求制定书稿设计任务,明确出版物材料、外观、造型、工艺形式、色彩要素,进而体现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功能。互联网时代下出版社和文化出版公司自身设计意识逐渐加强,具备专业的设计编辑工作室,因此设计能力与编辑创新能力直接相关。此外,出产品设计需要分析整体性,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手段完成市场调研,明确出版物的技术应用、内容特点、专业信息等购买亮点。同时,编辑在营销设计中需要注意互联网时代环境、受众与产品的信息交流,通过创新设计向受众传递产品特征和用途,例如文化产品知识中的实用性、专业性、娱乐性。因此出版编辑有必要利用平面设计、电脑设计、美学等知识,构建责任编辑制度,突出文化产品设计、宣传创新性。
        2.2提升出版社编辑的整合能力
        出版社编辑的整合能力,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出版内容资源的整合;第二,作者资源的整合;第三,出版流程的整合。时代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也都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出版社编辑的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先进思想理念的传播。

所以,提升出版社编辑的整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针对出版内容资源的整合,要求出版社编辑能够对一些分散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进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其次,针对作者资源的整合,要求出版社编辑对文化资源具备一定的敏感度,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以及时发现并挖掘出作者资源的潜在价值,并将这种价值无限地进行扩大,实现出版社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升。例如,如果出版社编辑发现了一位优秀的作者,就等于是发现了某一类选题的优秀作者,出版社编辑就可以通过该作者进行分散图书产品的整合、加工以及处理,形成系列图书产品,进而使得图书影响力得以提升,使得销售周期得以延长,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不同的作者具备不同的选题风格,有着不同的选题视角。出版社编辑只有提升自身整合作者资源的能力,才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并从中找到更具价值、更具潜力的作者。最后,针对出版流程的整合,主要包含图书装帧形式的整合、图书使用材质的整合、印刷的整合以及营销模式的整合。出版流程的整合能力的提升在于让图书更好地在市场中流动。在互联网时代,面对各种新媒体技术越来越活跃的出版市场,只有进行版式的创新、才能充分激发受众群体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才能更好地体现图书的艺术价值以及审美价值。
        2.3不断强化岗位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出版社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新环境下,人才的竞争,是应对挑战的关键因素。因此,出版社需要不断强化对人才的培训工作,对从事编辑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能力的培训。过去仅仅掌握一种专业技能的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媒介融合的发展需求,只有掌握多行业、多领域的专业技能,培养复合型、交叉融合的职业能力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岗位技能的相关培训工作,完善考核机制,让编辑人员长期保持学习状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志,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才能应对激烈的竞争。首先,出版社应该为从事编辑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再培训的机会,通过再教育的方式,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编辑人员也能在不断的培训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聘请行业专家以及业界优秀人士,为编辑人员传授经验与知识,有针对性地提供编辑所需要的知识。同时不断根据个人特色与优势、因材施教,发挥个人的最大优势。完善个人素质发展规划与培养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培训工作。其次,应该不断强化对编辑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工作,只有在思想道德上保持先进的方向,才能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依然保持着坚定的立场,提供正能量、主旋律的相关信息。
        2.4编辑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也是所谓的洞察力,具有较强观察能力的编辑能够发现身边的新奇事物。观察的目的就是证实自己的结论,细致的观察能力能帮助编辑发现潜在的错误并及时纠正。除此之外,编辑还需要具有市场观察能力,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是一个编辑的重要任务,了解市场的图书需求和文化潮流是出版图书的前提,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以后,所出版的图书才能更加符合读者的需求,这也是实现专业出版社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人通过文字这一媒介来传达思想、知识、情感,而所谓的媒介指的就是图书,图书的背后蕴含着无数工作人员的心血,而想要心血不浪费,就需要针对市场需求对症下药。当代科技发达,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书,仍是人们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媒介之一,因此要保证出版图书的质量及符合市场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出版业的发展需要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人们对于信息需求模式的转变也为编辑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编辑需要调动工作积极性,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自我更新、与时俱进,提升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出版编辑专业能力,为出版社增添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郝珊珊.互联网时代出版社编辑职业能力的提升思考[J].传媒论坛,2019(16):141+143.
[2]张玉玲.论互联网时代出版社编辑职业能力的提升[J].科技经济导刊,2019(20):246.
[3]于丹.谈互联网时代出版社编辑职业能力的提升[J].才智,2019(14):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