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课堂常规的养成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丁也楠
[导读] 课堂常规伴随孩子的学习生涯。
        丁也楠
        新疆克拉玛依市南湖小学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课堂常规伴随孩子的学习生涯。好的课堂常规,能使孩子高效地学习到知识,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而如果课堂上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弱,课堂则不能做到秩序井然,课堂教学质量也不会高。
那么,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课堂常规,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  课堂常规  养成
         一.抓住小学生课堂常规养成的关键时期。
        小学生课堂常规养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二年级。孔子说过“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会给人的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好的课堂常规亦是如此[1]。刚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形成适应小学阶段学习生活的常规,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但也是最困难的,为此,我们要做很多工作。
        1.以多样的活动自然而然的完成幼小过渡。比如,正式开学前的军训,可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学习不是娱乐,完成它本身并不轻松,所以需要让孩子有一种它虽然苦,但我敢于克服的意识。开笔礼、点朱砂痣,虽然孩子不能完全理解它的意义,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会给孩子系统学习知识的伊始阶段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让孩子从小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像一粒种子,播种了,他终会发芽、开花、结果。
        2.明确课堂学习要求。一年级的孩子只有六七岁,所以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要全面而细致,并从最基础的方面开始训练。课下不要大声喧哗,追跑打闹,以免孩子精神兴奋,难以静下心来学习,也不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课前喝水、上厕所,准备好文具、书本,为上好课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堂上专心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并明确什么是与课堂无关的事,与同学说话、做小动作等都与学习无关。
        3.合理运用课堂常规训练指令。恰当的使用课堂训练指令,能使孩子快速集中注意力,长期训练后会节约课堂时间,高效率完成教学的双边活动,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指令的掌握,也只需要简单的强化,实施起来简单而有效。课堂训练口令有很多,如:老师说:“语文书翻到15页”,学生说“15页”。当学生坐不住时,老师发出指令:“请你跟我这样坐”,学生则说:“我就跟你这样坐。”要求孩子看白板或者黑板时,老师说:“小眼睛看这里”,教师指向黑板,学生答:“看这里”。
        二.对于课堂常规的好与坏要做到赏罚分明。
        1.当学生违反课堂常规时,如何去 “罚”是一门学问。当然,对于违反课堂常规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孩子课堂错误行为的应对应因人而异,因原因而定,对症下药[2]。违反课堂常规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学生小学低段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因心事而分心;较其他孩子好动、调皮;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等。知道了具体原因后,我们就要合理应对,当老师能正确处理违反课堂常规的行为时,孩子良好的课堂常规的养成就会事半功倍。
        应对措施有:一是当众批评、教训。这样做时,需要教师的语言简短有效,要快速处理,不能长篇大论,影响上课时间。二是肢体语言提示,如给孩子一个眼神、或者教师讲课时站到孩子身边。三是过后再处理。如课后留下来谈心,这主要针对自尊心过强、非个人原因而导致的违反课堂常规的行为。无论怎样做,在应对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学生个体。


        2.对于逐渐养成良好课堂常规的孩子要及时给予肯定奖励,可以是精神上的奖励,如给予微笑,班上、课下的表扬等;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可以给小红花,上红花台贴到墙上;可以奖励小奖品等。这些是正向的强化,正向的强化往往比负面强化收效更明显。对于课堂常规较好的孩子应该树立其为榜样,比如选取其为班级、学校规范生,以发挥孩子的榜样带头作用。
        三.不断锤炼教师教学艺术,把课堂常规养成变被动为主动。
        当一堂课时间安排合理,教学内容吸引孩子时,好的课堂常规就变得水到渠成。
        1.针对小学低段,即小学一二年级孩子,要根据其学龄特点来展开教学活动,才会有助于良好课堂常规的养成。
        对于低段的孩子,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不能都在进行知识的讲授,这样孩子没办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在这个时期,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概是15分钟左右,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这15分钟左右的时间,课堂要讲授的内容,要做到精炼,以应对孩子以无意注意为主的注意力。
        低段课堂特别需要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形象性与开展形式的趣味性,需要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已知知识进行迁移。如一年级上册中的一课《上学歌》孩子伴随着音乐,唱着歌学习了课文。在学习生字时,如“水”,可以出示水字的演变图片,读词语时,ppt上出示结满苹果的苹果树,词语在苹果上,以摘苹果的方式读词语。学习拼音时更是需要孩子与已知事物联系,识记、内化、迁移,这样降低了学习难度,孩子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自然而然就不会违反课堂纪律。
        2.中高年级课堂学习注重寓教于乐、学生参与。
        到了中高段,教学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容易让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或者教师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也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所以要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
        同时注重好的学习方法的引入,比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少教多学、合作学习等。并且注意在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孩子很自然的就有了好的课堂常规。
        四.注重家校合作
        独木难成舟,孤掌实难鸣。家长与教师,二者之间需要经常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孩子的状况,好的课堂常规的养成才能有的放矢,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缺少不了家校通力合作[3]。对此要做许多工作。一是定期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科学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孩子刚进入小学时更要落实这项工作。二是积极引导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讲座、阅读家庭教育书籍。三是定期反馈孩子在校表现。四是定期家访。
        一言以蔽之,我们要关注每个不同的个体,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调控课堂常规,这样孩子就会从小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教师也才会有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课堂教学规训化现象研究[D]. 吴静.江西师范大学?2018
        [2]小学课堂管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邓栩, 2014
        [3]从规训视角看课堂教学中的表扬[J]. 黄晓磊.??教育科学论坛.?201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