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煌
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新康新湖小学 湖南 长沙 410200
摘要:现代教育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对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老师除了要教授学生一些美术技巧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审美 、想象以及创造等相关能力。让学生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也试着将自己融入到集体当中,利用合作发挥更多的价值。而且开展,合作教育学习还可以改善课堂的参与度,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除此之外,多方面的合作也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易的步入社会。
关键词:小学美术 对策分析 合作教育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教育上的合作教学需要更加深层的理解,而艺术方面更是需要更严格的要求。比如小学美术的课堂当中,需要老师在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强其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力。在学生理解自身的同时,还能与同学进行友好的交流,讨论美术中的构思。因此,老师更是需要抓住机会,通过与学生合作与校外合作,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以及什么是合作学习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应对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关教育部门对于小学生美术课堂的设计也花费了心思。比如使教材更加的综合化,能够涉及更多广阔的领域,从而提升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还有对各个学科之间进行渗透等措施,也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于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视。但实际上,由于缺少良好的引导,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偏向与传统的技巧学习,基本上都忽略了合作的重要性。针对这个情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教育这一观点也被不少的教育者所提出。
与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合作的美术课堂教育更偏向于课堂的交互性,即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人文艺术之间的交互。在交互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自身的价值,能够试着将自身价值融入到周围环境当中,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这也是合作的终极目标[1]。不过与传统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相比,美术课堂的合作并非只是简单的累加,它还需要思想间的碰撞,所以这也对老师有了一定的要求。
二、合作学习对于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
(一)、改善师生关系
实践结果上表明,良好的课堂互动确实可以有效的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多数的老师也是以此为目标,在课堂当中创建相互学习的氛围。一个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能够让老师收到课堂的反馈,从而有利于高效率的课堂建设。而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努力下,学到更多的绘画知识,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以便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另外,这还将会形成一个正循环,能够不断促进课堂教育的良性发展[2]。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普遍具有孤立性,在大多数的美术课堂上,教师都是将所用的绘画技巧展示在黑板上,然后令学生模仿,通过以长时间训练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显而易见,这种方式的课堂效率极为低下,也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极低,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课堂间的合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能够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建议有被采纳,明白自己也是课堂的一部分。这对于学生自信的增加也很有帮助,也比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而增加学习效率。
三、如何在小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
(一)、师生合作,改善课堂结构
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老师对学生想法的重视程度上,这通常也是年轻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不能太过于死板,也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就要从中找出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这里以美术教材当中的《画蛋糕》为例,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启发。
老师在教授《画蛋糕》这一课时时,在课堂上可以先尝试着询问有没有学生过生日。
如果有的话,就可以以他的想法画一个大大的蛋糕送给他,让他是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一份子。老师还可以向其他同学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们想送什么样的蛋糕给这位小寿星呢?”“你们想象中的蛋糕又是什么味道呢?”“甜甜的味道应该怎么画出来呢”。老师可以将学生的想法一一列在黑板上,并尝试将他们以美术的方式显示出来。比如软的这一性质可以通过粗细的线相结合来展现,然后用动态及空间结构来辅助表达。还有甜这一概念虽然用画面不好表现,但可以试着用大块儿的透明水彩着色方式来体现出甜的氛围,从而营造出甜的感觉。这种师生合作的教学方式,在交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兼顾了孩子的兴趣,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课堂形态[3]。
(二)、同学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与师生合作相比,同学之间的合作更能培养其合作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这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主体部分,更能体现出不能想法间的碰撞。而老师在这部分当中,则要学会引导和帮助学生。比如老师可以以连环画这一主题,向学生发布任务。
老师可以尝试具体指定几个人为一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利用自己感兴趣的素材进行小的连环画制作。连环画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故事性和流畅性,这也对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适时的帮助,比如可以将传统的连环画带入到课堂当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以便供学生参考。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部分时,也可以通过演示的方法进行指导[4]。
不过在这一时期,老师应学会掌握分寸,以学生为主体,不要过度的干涉学生的想法,从而产生一些抵触的情绪,影响到接下来的教学进展。对于较为内向不善于合作的同学,老师可以适时地进行帮助,比如可以将它作为连环画的主人公,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想他会发生的事情,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有效的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培养自身的合作能力。
(三)、校外合作,开拓学生眼界
如果条件允许,老师还可以尝试把课堂带到校外。与课堂教育相比,课外教学更能够发挥合作的优势。如果是在冬天,老师可以尝试将学生带到室外,利用地上的积雪做一副巨大的画作,从而增加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而且室外可以用到的材料远要比课堂上能用到的东西要多得多,也更能够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发展[5]。
另一方面课外教育也可以有效地让孩子接触到美术相关的职业发展,从而可以使学生畅想自己的未来,提前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标。比如老师可以安排传统漫画师与孩子的见面,提前为有此兴趣的学生讲述一下人生经验。
以具体的画师见面会为例,老师可以尝试着利用自己的身边的资源,安排一场小型的画师见面会。带领学生亲自了解一下画师的日常,让学生可以近距离地参观画室的内部情况,以便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在画室当中,老师可以尝试着将学生分组,与画师合作并共同完成一幅画作。如果条件允许,老师还可以尝试在得到画室的同意下将画作刊登在杂志上,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总结语
小学美术课堂的合作教育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不过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更是应该发挥作用,尽到其责任,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尝试着将教学资源倾斜,将更多的资源放到学生的美术可能,从而减少传统语文素质教育的负担。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总有一天,合作学习教育会出现在每一个美术课堂当中,而学生也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合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钱冬梅.浅析小学美术课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7(11): 124—125.
[2]郭馨阳.小学美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实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7(10):139
[3]邓凡.探究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07):173.
[4]姜楠.探索与互助——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 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8(12): 170
[5]游江.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措施[J].数码设计(上).2019(0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