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惠荣
诏安县西潭小学 福建漳州 363500
摘要: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阶段,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更是培养学生人格和品质的最重要时期。为了促进现代教育的改革,在小学学科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结果。文章主要研究小学教育中德育的融入方式,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以此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字:小学;德育教育;学科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我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以此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育和社会能够同步发展。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促使小学生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国家推出了德育教育,倡导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同步发展。德育教育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要求老师在教授其他课程的时候,除了专门的知识教育以外,能够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效率,从而全面提升课堂的效率,实现德育教育的长远发展。
一、小学学科教育与德育教学结合的意义
无论是小学生的教育还是一个人不同阶段的成长,又或者是一个人的事业有成,基础是最重要的,只有基础牢固,才能够实现长远的发展。小学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开始阶段,无论是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还是德育教育的实施,都是需要在这个阶段完成的,所以实施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德育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比如“尊师重道”、“凿壁偷光”等都是品德教育的典型案例,现在的文化教育中,品德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一部分,比如“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一直激励着国人。所以,精神的传承应该从时候做起,必须融入小学的教育之中。
其二,小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很容易受到周边事物和人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处于启蒙的关键阶段,所以无论是思想的塑造还是能力的培养,都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避免成长过程中不正确思想的影响,也只如此,才能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小学生教育的长远发展。
其三,学历不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在现在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更为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历给自身带来的价值,尤其是自身的附加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的意识到,拥有高学历的人群不一定会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加之,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除了对学历做了一定的要求之外,也逐渐开始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因此,综合素质教育已经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二、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分析
(一)理解科学学科的德育标准
小学生所学习的科目,都可以在课堂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语文教育中,可以教会学生“正义与勇敢”,在数学教育中,学生可以学会“逻辑与推理”,在美术教育中,学会可以学会“欣赏与构思”等。但是在所有的学科中,科学与德育教育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新的知识,学会科学的思考方式,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到爱国爱党的意义。
所以在小学的科学教育中,加入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德育教育的影响,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只有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到位,才能够实现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课堂教育是培养德育教育关键
对于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课堂是最主要的地方,也是大家最为重视的,因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最长的,接受的知识和思想等大部分也是来源于课堂,同时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地方。所以,在培养小学生德育能力的时候,课堂的作用不能忽略。具体来说,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其一,德育教育和课堂内容的结合。小学阶段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因为成长阶段的影响,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教学的实际,以小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简单地讲授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告诉学生一定要敢于思考敢于实践,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
其二,设置适当的教学活动。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对于纯理论的课程,积极性不是很高,所以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可以准备一定的教学器材和教学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就可以提高德育能力。
(三)从数学教学入手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在生活实际中又能看到数学,用到数学。“合理安排时间”、“购买哪种更划算”、“哪种租车方案更合理”、“节省的钱还能买些什么”等练习题的设计,都为学生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提供了方法。在思考、计算、对比中提升能力,优化品质。例如“统计”教学,我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中近三个月的水电费支出情况,制成统计图。通过对比交流,理解到父母当家理财的艰辛,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品质。又如“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后,在学生间展开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活动,有效的改掉了一些学生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学习了“分类”,学生整理书包,收拾房间更有条理。这样既掌握数学知识,还养成了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德育渗透方式远远不止这些,它如细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能结合学科特点,正确及时的引导学生;只要我们善于挖掘,不失时机的将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那么知识教学、智能培养、德育教育就能同步提高。
(四)激发兴趣是德育渗透的最终目的
在我国的教育中,知识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而德育教育要求学生拥有广大的情怀,学会热爱自己的祖国、爱人民,学会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保护生命,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为祖国和家乡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兴趣成为孩子最好的导师,让学生可以在兴趣的指引下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三、结论
德育教育的渗入不仅仅是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小学生容易受到新生事物的影响,所以在小学生教育中,德育教育必不可少。本文对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具体包括理解科学学科的德育标准、课堂教育等四个方面,以此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生杰.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甘肃教育,2013(24).
[2]王婷婷.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李芝.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现状调查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