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以三下《认识小数》一课为例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谢晨晨
[导读] 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推进,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衡量新时期小学生素质的基本指标。
        谢晨晨
        (南京市秦淮区瑞金路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推进,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衡量新时期小学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从某种角度来说,数学知识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活动的概念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深化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数学思想,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引言: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每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其必须认识到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只有切实做好概念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步入数学世界的大门,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一、概念教学的内涵
        概念教学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基础内容,其本质是人脑对现实对象数量关系以及本质特征的一种反应,在数学学科中,概念教学就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于学习者的后续学习及思维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展开小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有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并将其灵活运用于生活问题中,学生才能真正算得上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同时也有机会继续发展其逻辑论证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他们能够很轻松的通过机械式记忆来记住概念的文字表述,但是却很难进一步去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更不要说推导概念的形成,理清先后概念的内在联系,这也就导致其在构建学习方法深化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会遇到重重阻碍。
        (一)精心选择素材,优化课堂整体设计
        数学抽象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能够在众多复杂的事物中对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发现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难度系数相对较高,要求其必须在概念认知的过程中学会取舍。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新知识是具有强烈的探究欲和好奇心的,所以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素材进行精心选择,确保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和趣味性,以此为基准引领学生挖掘知识的本源。
        1.素材生活化。
        为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引领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规律性以及逻辑性,教师可以尝试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着手,组织学生展开生活化课堂导入。比如说,生活中购物时很多商品的价格不都是整数,很多是用小数来表示的。在认识商品价格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会对这种新型的数据表现方式认识,但是却并没有对该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用商品的价格串起整个教学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令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产生期待
        2.素材精准化。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门学科新概念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对学习素材的抽象与概括基础上的,学习素材过少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认知不全面,而学习素材过多,其中所蕴含的无关属性,可能会是学生对相关的数学概念产生混淆。因此教师选择学习素材的时候尽量贴近学习内容,不要为了丰富而丰富。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例举测量体温、测量身高等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活动,感知概念本质
        数学学科是一门极其注重学生思维逻辑发展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数学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刻意放慢概念生成的脚步,在深入浅出的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对新概念进行感知与理解。
        1.重视概念的形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各式各样的活动具有较为浓厚的参与积极性,而藏在活动中的概念知识对学生来说也更有意思,更有探究欲望,所以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个性偏好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令学生在探究或挑战中不断突破自我,深入了解数学学科的思想概念。在《认识小数》一课中,教材呈现的是测量课桌长和宽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读数都可以用整数来表示。但是在实际测量中难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现象而分散学生的学习力。

于是笔者对教材进行改编,让学生重点研究“4角=0.4元,你是怎么想的”,避免课堂因数据不一致而耽误学生对小数这个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初步理解。
        2.重视活动的层次性
        数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课堂活动更不能是一味地刻板练习,为了让学生逐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笔者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去探索。
        活动一:自主探索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的含义。出示一支铅笔价格图(4角),旁边配上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一支铅笔4角,是___元。学生完成这个填空题并不难,而笔者需要的是让学生用具象的图式表征出0.4元,从而初步理解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是4角,也就是4/10元,还可以写成0.4元。活动二: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一位小数。同样也是从商品的价格探索入手,感受1元4角就是1.4元.启发学生思考:除了可以从活动一推理出1元4角=1.4元,还可以在图形中感受1.4的意义。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其中4份涂上阴影,涂了阴影的份数的面积就是4/10,也就是0.4,再和1个完整的正方形合起来就是1.4。活动三:在数轴上抽象出小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在学生们结合图式初步理解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后出示一个数轴,将每两个整数之间都平均分为10段,让学生完成找位置的游戏,也就是数轴上的某一点应该对应哪一个一位小数,学生在参与这个活动的时候就会加深对一位小数概念的理解,还能感受小数的大小顺序。这样一来,班级内的学生就会在操作活动中先对小数概念形成相对模糊的认知,伴随着学习活动层次的提高和逐渐深入,学生脑海中关于小数的概念也会逐渐从模糊走向清晰。
(三)重视数学概念的巩固和知识延伸
1.启发学生思考
        由于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学生对于理解意义是很难的,教材也是从分数除法揭示出小数的书写形式。比如: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4/10米就是0.4米。笔者在备课时想到:4/10元=0.4元没错,4/10是一个分数,学生很容易能看平均分成的10份(分母)以及取其中的4份(分子),可是从0.4中怎么能看出平均分成了10份呢?强行灌输的知识又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停留多久呢?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模仿4/10可以写成0.4,3/10写成0.3,那么其实对于学生内心来说他对这个一位小数的概念(意义)是不理解的,但是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不宜过多讨论小数部分的数位,但是如果完全避而不谈,以后五年级再次学习《小数的意义》可能还会遇到同样的困惑。“十分位”的概念如果换一种有趣的方式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中也不失为一种新探索。就像两位数的组成那样,两位数14中的1表示1个十是因为1在十位上,这是位置值制告诉我们的道理。所谓位置值制就是指同一个数字由于它所在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值,当第一个环节0.4呈现在黑板上的时候不妨“多句嘴”:“你们在这种书写形式中(小数的书写)是怎么看出把1元平均分成了10份的呢?”这样启发性的问题既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老师也能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理解的程度,笔者认为学生如果理解了小数点后面一位(不提及十分位)就是表示把1(元、米……)平均分成10份的话,对以后学习理解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正是因为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有了高的视角和站位,学生在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能力方面才能逐步建立相关的知识脉络,这样的教学理念也是符合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2.渗透数学文化
        在确保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之后,教师可以尝试将长度单位的举例向生活中的其他应用进行拓展迁移,以免学生对于小数的理解和认知过于简单狭隘。除此以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发展,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延伸拓展小数的历史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已经诞生了小数的概念,远早于西方国家,同时还有一部分国家是使用逗号来表示小数的,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流动性和共通性,对数学知识的神奇魅力产生更深层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反思和展望
        可见,概念教学是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通过情境设计、实践感知等激发学生的概念生成兴趣,引领学生共同对相关的概念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促使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掌握抽象思维和良好的逻辑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事实上,对于概念的形式记忆并不意味着学生掌握了该门学科的学习方式,而只有学生具备了和意义有实际联系的某些情境的经验,并从中得到了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数学学科的概念学习才真正算得上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欣. 基于多元表征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梁翰青.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淮北师范大学,2020.
[3]黄海新,吕世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35.
[4]叶阿云.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