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梁
深圳市龙岗取龙城高级中学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知识带有一定的抽象性,高中生在学习和应用解题中容易丢失方向,形成学习困境,无法完成有效的知识理解。对于此,教师应从高中数学知识的特点出发,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以思想带动学生的探索实践,引导思维探究,以此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而在渗透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数学建模思想的特征以及学生的思想理解和应用,以此让思想带动学生的高效学习,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建模思想;渗透
前言:在新课标的数学课程内容中,数学建模是主要教学目标,需要在知识的教学中对学生做建模思想的培养。但是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基础知识理解存在差异,数学思维不够活跃,学习和解题中也取法建模的意识,所以这项素养的培养一直处于低效,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数学成绩。对于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数学教学结合,以此达成渗透的效果,保证学生在知识获取和问题解决中有数学建模思想的建立。
一、高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
(一)保证知识的全效理解
数学建模是依据数学关系和规律建立一个展示的模型,在形式上对抽象的知识做出了补充,也将枯燥的理论变成了可观测的实际内容。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改变了学生的知识学习理解状态,为概念分析理论理解提供了一个验证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保证知识的全效理解,完成数学体系的建立。
(二)提高数学素养的能力
数学素养是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应从素养认识下的能力养成为基础,以此提高培养的效果[1]。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了深入探究的过程,在知识学习中也就能带动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素养的实践应用,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方法
(一)注重基础教学,保证建模参与
受高考的影响,多数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还是以公式应用为主,对教师的讲解较为依赖,缺乏解决数学的过程。在此情况下,数学建模思想无法渗透,主要是学生没有相应的能力和意识做参与,更多的等待讲解[2]。因此,要让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基础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变化,并能建立数学体系,为建模思想的渗透营造基础条件,保证渗透的开展可以推动自主学习。
比如在《函数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函数与方程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需要让学生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有哪些关系,并开展实践性的练习,以此让方程的认识可以转化为函数概念。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理解认识,适当的增加互动讨论,以保证个人知识理解的正确性,也让讨论中的思维交互带动对比分析,完成函数与方程的理解你惹事。当学生建立函数与方程的认识,就可以开展函数模型的构建教学,组织学生依据方程求解绘制函数图形,探究函数模型中的数学关系以及模型所代表的含义。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在数学建模中有了参与,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数学建模思想也就能够渗透到教学过程。
(二)引导数形变换,培养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的思想的渗透要保证学生有相应能力的提升,以让思想辅助学习和解题,让数学学习有综合性的发展。而在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上要从数学关系和模型的形态转化为主,引导数形交换,以此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也让学生能够利用建模完成学习和解题,提高数学成绩[3]。比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就以三角函数图像为基础,引导学生作数形交换,绘制三角函数的模型,并以模型进行问题求解,让数学建模思想变成具体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有建模方法、模型解题的能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但是在数形变换的建模能力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做数学信息的搜集,明确方程的关系和变量,以此保证数学模型构建的准确性,还要在模型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公式和定理,让所建模型的应用有反思的过程,达成定性和定量的计算。
(三)发展建模实践,促进自主学习
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方法上还应发展实践运用,从自主学习的指导出发,将数学建模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在其中创设建模情境,并领导学生挖掘数学模型的建立,以此为自主学习提供方法,培养转化逻辑,让数学兴趣能够得到发展。比如在《4.5函数的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函数建模的流程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阐释,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测量,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水的降温问题做出数据呈现,然后由学生去做函数建模,以完成数据分析,解决水降温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解释世界的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数学建模思想让高中数学教学有了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培养了学习的方法,有助于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的结合。在渗透的方法上要从学生建模思想的树立和应用为核心,以基础教学保证学习建模,以数形变换而培养建模方法,以实践应用促进思想的形成。但是,在过程中,教学要保护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并对建模过程做纠正,以使建模思想的渗透能够真正融合教学,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也让学生在其中得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谷朋.浅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建模思想[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61.
[2]吴静怡.数学建模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8):45-46.
[3]李振国.高中数学课堂建模活动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20(1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