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管窥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汪剑铭
[导读]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小学应用题教学又重新回到小学教师的研究视线当中,
        汪剑铭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池园镇井后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小学应用题教学又重新回到小学教师的研究视线当中,通过在应用题教学领域的不断发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数学核心能力,也能够为其进入更高教育阶段夯实基础。为了能够帮助更好的推进小学应用题教学,本文将重点探讨其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不断增多,学习难度也不断加大,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应用题的增加,应用题所针对的便是小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不仅要进行审视还要进行分析和解决。尽管应用题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较大的的锻炼,但在许多学校当中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应用方法。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概述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数学所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应试为导向,以传授应试技巧和基础知识为教学中心,整个课堂教学都以教师的单向强制灌输为主,学生不仅要被教师压抑个人意见的自由表达,而且还要面临题海战术的折磨,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学生的天性发展规律,也没有很好的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导致学生从活生生的人逐渐变为僵硬的考试机器,只会死板的处理熟悉的题型,实际上却不具备很强的数学核心能力。当然,随着社会各界的多次呼吁,有关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和学者开始修订新的课程标准改革方案,希望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多元的学习体验。其中改革的一大重点就在于在教材中加入更多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内容。就以人教版教材的应用题设置为例,在教材编写之初充分听取了社会各界的建议,因此与社会实际和时代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接触到更多的生活经验而不是完全的脱离实际。另外一个特点就在于,人教版教材中对于应用题的设置非常科学,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就体现出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与培养,因此可以看做是改革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实践。
2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进措施
        虽然应用题的出现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但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许多教师在这一部分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却依旧看不到学生的进步,因此不少教师选择改换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应试技巧的传授方面,希望能够用快速的方法来取得明显的成绩提升。

经过调查也可以得知,应用题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小学生学习掌握的“硬骨头”,当其中有题目自身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教师的小学方法不妥,只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题型。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2.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前文提到,应用题虽然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被充分重视却是近几年的事情,尤其是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存在,应用题的课前准备尤其重要。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本学期教材中有关应用题的部分进行通读,对所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在备课过程中要思考几个问题,其一,要思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要摆正心态,允许学生表达意见。其二要思考教学实际与教学预期的问题,要在教学设计时留有余地,防止出现意外状况打乱整体的教学计划。其三,要思考自身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问题,教师制订教学目标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难度与学生的能力来对教学进度进行实时的调整。就比如说当在学习有关图形的应用题时由于难度较大,因此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但是在学习有关可能性的应用题时,就可以适当加快进度。
2.2问题情景的设立
        应用题与其他题目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应用题与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结合,并不只是赤裸裸的公式与数字,因此对于小学生来书存在一定的阅读难度。许多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会出现读不懂题目的问题,如果是在大型考试过程中出现这个问题,无疑会彻底击垮学生的心理防线。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所谓问题情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设立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整个题目分解为几个部分。另一方面则是与生活情境相结合,降低理解难度。比如说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有关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让他们主动回忆生活中有那些多边体的实例,然后再与具体的题目相结合来看,让严肃、抽象的数学语言化为生活中的实际经验。
3总结
        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并不算多,难度也极为有限,但由于应用题会在之后的学习当中继续出现,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要针对应用题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要采用更加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通过问题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得出最终的答案而不是教师一手包办,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强的数学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玉莲,马启龙,苟文霞.基于文化回应性教学理论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分析与设计———以临夏市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10):45-49.
[2]仲宁宁,陈英和,王晶.小学4~6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模型的使用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4,34(3):218-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