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唐东明
[导读] 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深知学习兴趣对于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
        唐东明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五象新区第三实验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深知学习兴趣对于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兴趣不仅是最好的教师,而且还是学习的动力,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从“要我学”主动的转变为“我乐学”。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基于此,本文结合作者实际教学经验,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策略

前言:数学抽象性高,逻辑性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也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阶段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却很难长时间的集中,这就给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更有乐趣,以此将学生带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一、利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抽象的,这与小学生的思维现状不符,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性,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形象的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将生活实例与数学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课堂学习中加以运用,通过直观形象的实例教学,来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唤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好奇心,使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锻炼了实际运用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加减法教学时,就可以用生活中购物实例进行教学。比如妈妈带小明去超市买学习用品,一个笔记本两元钱,需要买七本,妈妈给了小明一张十元和两张五元的,还有五张一元的,请问有多少组合可以买到这七本笔记本?学生通过自主对钱币的组合,很快就答出了正确答案。这样的现实生活实例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也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2]。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则只能被动的接受,成为承载知识的容器,学生只会感到数学的枯燥毫无动力可言。因此,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播放提前设计好的动画或故事形式的多媒体课件,以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由此可见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是以加减法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在导入部分用有趣的小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快速的将学生带入到学习当中。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呀”生:“胡萝卜”师:“好,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有一天,兔妈妈带回一筐胡萝卜,高兴的对小兔子们说,这些胡萝卜是为了奖励你们最近助人为乐的行为买的,每个人可以分到8个胡萝卜,你们高不高兴呀,小兔子们一口声的回答高兴,然后兔妈妈又说了,奖品不能一次发完,上午每只兔宝宝分3个胡萝卜,下午再每个兔宝宝分5个。小兔子们听了,马上就想到3比5小心里就不高兴了;这时兔妈妈一看马上又说那就上午分5个,下午分3个吧,小兔子一听5比3大马上就乐坏了。”故事讲完后教师马上就可以问:“同学生为什么小兔子第一次不高兴而第二次却特别的高兴,这是原为什么呢?难道是第二次比第一次分到的多吗?”同学生马上就活跃起来,争先恐后的举手等待着要发言,由于可以,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学习。
三、利用课堂教学游戏来调动学习的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娱乐形式,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3]。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活泼好动天性,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严重缺失,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会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用课堂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为学生设计一个比较熟悉的互动游戏,“找朋友”来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让一个学生拿着一张上面写着3的小卡片,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只要是3的倍数,就都是我的好朋友,这时手里面有3、6、9的同学全都站起来了。通过这种轻松的小游戏,抽象的知识马上就转化成大家所熟悉的形式,学生们一下子就能学会。学生不仅有效的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还实现自我展示,锻炼了表现力,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更加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参与到课堂游戏当中,学习气氛非常的活跃,数学教学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来提升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缺少激励性的评价,课堂教学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及时的对学生的合理想法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的满足,那么,学生在体会到成功所带来喜悦的同时增强自信,坚定学习的目标。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激励性评价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当发现学生合理行为的时候,及时准确的给予激励性评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结论:总之,兴趣是一切成功的基础,是学习的动力源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兴趣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兴趣的培养不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能力,不断进行创新与优化,结合现实生活,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的学习情境,并通过课堂游戏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配以激励性的评价,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屈虎,他维霞.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20(47):18-19.
[2]刘晓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23):100-101.
[3]余红锋.探析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