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菜治
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朴里小学 福建 南安 362342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师教学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上的灵活运用,开阔了学生视野,对于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指出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具体的应用策略进行具体阐释。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成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数学知识点运用,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信息技术是新时代的产物,信息技术也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教学改革目标。相对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实施下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体现出优越性和适应性。首先,信息技术涵盖海量的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无论教师还是小学生都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想要了解的知识内容和相关的讲解方法,让教师答疑解惑有了帮手,也为同学们的释疑理解更加及时有效。其次,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育更富趣味性。小学数学内容,随着年级升高,学习内容越来越多,知识点的不断抽象不易理解,数学课堂呈现枯燥无味的趋势。信息技术的普及,让数学课堂有声有色、有故事有情节、有典故有探索,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形式,收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喜爱。信息技术活跃率数学课堂气氛,为小学生带来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课程体验,也进一步通过趣味性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钻研数学问题的主动性。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小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和讨论数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训练,提高了学习效率,做到了数学成绩的向好改善。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照搬照抄,不能创新应用
网络资源大量丰富,小学数学知识和相应的难点重点知识,甚至真人教师的讲解视频和所谓的网课在网络上一搜可见。部分责任松懈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只知道照搬照抄,不能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创新应用。一些教师将信息技术当成教学上的依赖,将网络资源直接拿来使用,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掌握条件和学生的知识渗透程度逐步引导和启发,而是一步步通过教育多媒体的形式读文念稿,从而失去了多媒体教学意义,也失去了数学课堂在多媒体教学下的乐趣。这种纸依赖多媒体进行知识讲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严重违背了最基本的教育规律。
(二)耗时低效,不够灵活有效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取得,需要教师教育过程中渗透基本数学思想,也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学习获得体验。因此,在以信息技术实施背景下开展的小学数学教育,要注重多种教育和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让小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课堂效果的真正时效。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注重既有课件的讲解运用,没有掌握多媒体教育的技巧和初衷。遇到一些知识点和难点,不懂得网络资源挖掘,也不会主动探索互联网带来的资源便利。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学生抬头看屏幕浪费时间不说,更在一定层面上增加了学生的数学问题疑惑。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充满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信息技术将纸面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课堂效果,增加课堂活跃度,提高课堂效果。比如,进行班级43名学生坐车外出游玩的问题时,提出几种选择的车型,每种车型乘坐的人数是不同的。通过数学抽象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并在适当的时机展示多媒体画面,能够帮助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想象,更加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引入。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一些教学情境由刻板变得生动,一些问题由抽象变得具体,让数学充满了趣味性和探索意义。其实,数学就在身边,数学触手可及,对于小学生数学好奇心的激发和数学兴趣的引导,让数学成为小学生的乐趣。
(二)探讨重点难点
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深入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的引入需要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手段,不断揭开重点难点知识的迷雾,让数学问题轻易的展现在小学生面前。比如,进行小学生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讲解时,教师要需要用到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将门的开关状态、钟表指针的旋转等进行讲解。通过具体内容和动态图形展示,能够将事物更加具体,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加充分的体现出数学难点和重点知识,通过关键部分闪烁、运动、变色、明暗色彩的辅助,并在教师语言上的充分引导,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认识,这样让学生对于相关的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快更扎实。
(三)开阔教学视野
网络技术的普及让教学课件更加易得。有些学生空间思维受限,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收集网络资源,将各种平面演示图形或者立体的物体进行全方位呈现,帮助学生养成思维上的逻辑性,从而更加轻易的理解数学知识。多媒体的应用让信息技术更加有益于数学知识教育,信息技术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帮助打开学生的思维局限,锻炼逻辑能力,形成缜密思维。例如,在进行角的知识教育时,颗粒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在互联网少收集大量类型的图片和影像,将其在同一视角进行对比,并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找到各种角度带来差异点,将不同的情况全方位展示到学生面前,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学生思维。
小学生阶段是各种基础知识奠基阶段,小学阶段做好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并且形成良好的数学兴趣,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新应用信息技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在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融合贯通,不断挖掘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方面的应用优势无限放大,让信息技术发挥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家文,刘丽萍,张家红.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8):62.
[2]林晨燕.“妙”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融合[J]. 信息周刊, 2019,(46):1.
[3]张楠.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