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与代数知识教学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李萍
[导读]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差异
        李萍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七中学    
        【摘要】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性,促进教学的统一性以及连续性,保证数学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主要从数与代数知识出发,对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工作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数与代数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与代数知识相对比较简单,进入初中以后,知识难度加大,在思维方式上,也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很难快速转变过来,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1学习内容上的衔接
        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数与代数的知识,其特点在于都是具体、确定的数,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大多都是抽象的、不定的字母。这对于刚刚升入初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需要从具体思维观念转变为抽象思维观念,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观念,在此过程中,应避免操之过急。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用字母表示数。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的公式、法则以及运算律,其内容较多,教师可以列举用字母表示公式、法则或者运算律,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字母表示数的优势。例如在学习关于乘法运算定律时,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用文字叙述内容较多,教师可以直接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可表示为: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可表示为(a+b)·c=a·c+b·c。二是要培养学生基本数学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例如a是正数时,怎么用数学语言来表示;n为正数时,偶数与奇数分别是多少;a 、b同号如何表示,a、b异号如何表示,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三是加强学生列代数式的训练。具体训练过程中,可以从具体的数逐渐过渡到式。
2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数学内容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数学教学方法也有必要进行改变。因此在初中数与代数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新生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首先可以采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习以及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具体学习新课过程中,首先可以根据新课内容,合理引入学习过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在小学数学中学过哪些数?学生思考回答: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奇数、偶数等等。由于学生对小学学过的各种数非常的熟悉,所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回答,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采用算数解法结合代数解法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就要复习以往的算式解法,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式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了解方程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既可以采用假设法又可以采用方程解决问题,再例如古代代数之父丢番图的墓碑题,在求丢番图的寿命时既可以采用数7和12的倍数解决问题,也可以采用方程解决问题。最后还应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动口、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3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衔接
        由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较为简单,只要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就会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进入初中以后,数学学习难度的增加,除了学生需要努力认真的学习以外,更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样才能稳步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例如在列代数式时,学生需要注意五点内容,一是要做到认真审题,能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对词义进行仔细辨析。二是要明确代数中的数量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列出正确的代数式;三是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列式;四是按照要求规范列代数式;五是题目中如果有字母,就要正确的进行代换。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要求学生应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课后反思、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内容,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达到知识与技能同步提升的目的。简而言之,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关于数与代数知识内容较为简单,而初中数学关于数学代数知识对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视,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性,保证数学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还应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从数与代数内容知识方面出发,在数学内容上、数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等三个方面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从促进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广彩,李俊传. 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实验方法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1):119-120.
[2]孔国强. 中小学数学教学差异性对比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115-116.
[3]李玉飞.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及对策[J]. 才智,2017(18):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