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江苏省清江中学,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如今在教育领域中情境创设属于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情境创设既能弥补传统方式不足之处,还能帮助现代教育加强学生核心素养,这对于核心素质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可以提供更多助力。基于此,本文以核心素质的高中化学教学作为重点,在明确化学教学情境创设需要遵守哪些原则后,提出高中化学可以将生活、问题以及实验作为基础,这样便可创设出不同情境,并通过不同情境培育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
前言:在高中教育中化学属于主要学科之一,对于思维、逻辑以及分析等能力要求较高,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这些要求,这就需要化学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将化学知识变成简易知识。而情境创设便可在高中化学中达成这一目的,学生可以在情境之中对化学知识产生正确理解与认知,降低化学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实际要求。尤其是在核心素质培育背景下,现代高中更需要在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情境创设,这样才能推进高中化学更加完善。
一、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原则
1.真实性原则
当化学教师准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之前,必须保证所有情境都属于真实情境,决不可抱有主观思维对情境内容进行臆想,或是在情境之中添加一些错误知识与自己不了解或不确定的内容。例如:很多教师经常会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使用苹果验证Fe2+与空气接触后容易产生氧化效果,这种验证并不是通过实验进行,而且有很多专家对于苹果切开后为何会出现变色情况早有解释,大部分专业表示瓜果在被切开以后变色情况属于褐变现象,简单来讲就是酶对瓜果造成催化作用,导致瓜果的果肉部位出现氧化情况[1]。
2.简洁性原则
虽然大部分化学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但依然需要教师对其中原理做出讲解后,才能组织学生开展试验。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浪费过多时间,很容易让所有学生对化学知识失去兴趣,在整个讲解过程完全没有认真听讲,当教师完成讲解让学生亲自操作时,学生根本不知道应该从哪一步骤开始实验。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必须秉持简洁性原则,尽可能在抓住化学知识重点内容的同时缩短讲解时间,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兴趣,最好能够将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二、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途径
1.以生活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
很多高中化学专业知识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很多生活因素,在化学教学中都能成为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化学教师简化化学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快速理解化学知识,因此,化学教师需要在生活之中寻找资源,以生活为基础在高中化学课堂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例如:当高中化学讲到《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应用》时,便可以生活为核心创新情境。(1)教师需要在互联网之中寻找有关于铜矿水污染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之中询问学生:“你们对于水资源污染有什么了解么?”,虽然教师所问内容与化学知识无关,但现代学生对于这些生活事件基本都有所了解,当学生注意力被教师所吸引后,便可播放提前准备好的视频资料。(2)在视频播放结束后,很多学生对于这种情况十分诧异,虽然对水资源污染有所了解,但并没有想到污染情况这么严重。这时教师便可组织学生设计铜矿水排放方案,提出铜矿水之中部分硫化物的溶度积与氢氧化铜等基础条件。
(3)当学生提交个人设计的铜矿水排放方案后,教师便可将铜矿水污染的正确治理方案以视频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自行分析自己设计的铜矿水排放方案与视频中播放的治理方案,哪个更适合应用在铜矿水污染实况之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分析之中了解自身设计的不足之处,还能锻炼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在引导学生明确生活与化学之间实际关联的同时,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起到培育效果[2]。
2.以问题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
近几年,在教育领域中诞生一种新方法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吸引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继续探索下去的心理与兴趣。这种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十分适用,因此,如今在高中化学中创设情境时,便可将问题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各种难度的化学知识。
例如:当高中化学讲到《醋酸性质》时,教师便可在学生对于醋酸没有任何了解情况下,在班级之中播放《天下无贼》这部电影中的一个片段,男主在一个杯子中装满液体,再将已经煮熟的鸡蛋放入其中,经过一阵振荡鸡蛋就开始自动脱皮。当学生看到鸡蛋自动脱皮后十分惊讶,并不理解这是什么原理,这时教师便可提出问题:在以上片段中,熟鸡蛋为什么会自行脱皮?问题提出后学生会带着疑问学习醋酸性质,并了解鸡蛋脱皮是因为在醋酸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教师可以经常运用问题情境开展教学,就会为学生养成一种对任何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心理的习惯,日后无论是在生活之中还是步入工作,都会将新知识当作问题展开探索,这样高中化学就能实现化学核心素质培养的核心目标。
3.以实验为基础,创设实验情境
学习化学知识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便是实验,甚至可以说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前提便是实验,在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中实验也能起到促进效果,因此,在应用情境创设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最好将化学实验与情景创设相结合,将实验为基础创设实验情境。
例如:当高中化学讲到《钠》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一次钠与水实验,通过实验反应能够产生气体与碱性物质,这时需要要求学生记住其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之后便可组织学生开展钠与水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提出要求,学生需要在实验之中确定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储存方式,这样学生便可深刻记住钠与水之间的实际反应,还能有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但教师需要注意,实验情境不是将实验视频播放在学生面前,或是自己亲自演示实验过程,而是需要在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后,通过演示让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认知,以免学生对实验流程、事项以及要点没有任何了解。而且教师必须在学生亲自展开实验时适当提出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发现并掌握隐藏在化学实验之中的知识、规划以及本质,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育效果才能更加显成效[3]。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现代高中来说,核心素养培育与加强属于重要任务,因此,化学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核心素质培养内容,并将生活、问题以及实验等不同内容作为情境创设基础,这样学生就能在不同情景中掌握更多知识,自身核心素养也会得到显著提高。但在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化学教师必须秉持真实性原则与生动性原则,这样情境创设才能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价值,并以此实现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的。
作者简介:李晶(1988.11--)男,汉族,江苏徐州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江苏省清江中学,化学教师
参考文献:
[1] 张浩伟.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J]. 神州, 2018(10):79-79.
[2] 张高豪.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及反思——以无处不在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 化学教与学, 2018 (03):39-42.
[3] 高启威.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与评价[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 (20):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