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耀明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春城小学教育集团新闻路校区 650031
摘要:现在老师对于小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趋于模板化,缺乏创新性、生动性。因为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解力,这样逐渐忽视了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所应达到的教学水平,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不达标。所以老师应该在确保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解力能够稳步提高的同时,也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高年级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开拓解题思维,明确解题步骤。帮助小学高年级的同学们提高自身解题能力,确保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解决问题
引言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题教学对学生非常有益,应用题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加强应用题教学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若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加上教师的耐心教学,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必将快速提升,为今后学习生活带来很大帮助。当今时代发展迅速,社会各界都对学生的成长非常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都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题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一、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的应用题教学,许多教师在教育方式上追求各式各样的模式,有些是作为模板,起着示范作用的公开课,太过注重与课堂的形式,忽略了教学的本质。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来看,出现频繁较多的小学生都是对于题意解读思路不强,才导致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大多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都需要学生仔细读懂题意后在解答,这需要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剖析问题的能力及观察能力。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小学生没有定力,在解答问题当中不能静下心来好好解读题意,从而导致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另外,小学生没有做到全面系统的训练,会导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语言理解能力薄弱,甚至在一些数学应用题解答途中,会因为一些多余的变化而导致学生思维上的受到阻碍。这些都不利于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同时也阻碍了教学质量。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重视问题实际意义,问题来源于生活
小学高年级老师要巧用生活,将生活和问题恰当地结合起来,并采用生动的语言对题目进行描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思考习惯。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安排教学工作应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调整课程表现方式都是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将问题放进生活,学生在生活中有实践感,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际进行理解解释,这样就能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实在的生活应用问题,表现出应用题的实际意义。以生活为素材设计问题,素材面广,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在例题:出租车起步价为7元(3千米内),超出的距离按照1.6元/千米的价格收费。小林乘坐出租车前往姥姥家,付车费21.4元,求小林家距离姥姥家的距离。显然,乘坐出租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很多城市都是设置出租车起步价的,学生们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联系实际。
首先因为车费大于了7元,显然距离是大于3千米的,超出的车费即乘坐3千米以外的车费,即(21.4-7)÷1.6=9(千米)。通过联系实际意义既可以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又能拓宽视野,从题目中获得生活的小知识。
(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很大作用,通过应用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应用题的教学有助于快速解决实际问题。有相关研究表明,一些学生之所以难以解决应用题,主要问题是理解题意不全面,许多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发掘不出来,解决问题受到很大的阻碍,这就导致各个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要学会分析题干,找出隐藏条件,再利用相关的数学算式列出相关的条件,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要让学生完全理解解题思路,而不是仅仅解出问题。在给学生讲解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话,使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来表达题干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融入到解题氛围中去,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解题能力。
(三)培养学生解题技能,促进学生思维灵活转变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方式还有较强的简单理解能力。解决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问题,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特殊的解题技巧。通过熟练使用解题技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转变。学生在做题时应牢牢抓住问题的中心,找到真正的目标问题,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从现象看本质。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应对前后多次遇到的类似问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其自己的思维特点,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该阶段的学生特点,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辨题能力。比如在题目:鸡兔笼中共36只,脚数100只,问鸡兔各多少只?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公式:兔=(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14(只),鸡=(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22(只)来解决此类问题。
结束语
有效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帮助,应该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对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最适合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变得简单,使学生愿意主动去思考去解决问题。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让学生对小学数学应用题产生兴趣,师生共同努力,使我国教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莲英.浅谈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1-64.
[2]邹辉.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77.
[3]李新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探讨[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