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梅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教育幼儿园??黑龙江省 绥芬河市 157300
内容摘要:劳动是人类重要的活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劳动兴趣与简单劳动技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与自信心,符合社会发展对于独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幼儿园教育中劳动教育缺失,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造成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生活能力欠缺,劳动教育的缺失将会阻碍幼儿后续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 劳动教育 有效策略 实践研究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儿劳动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生活也有深远的意义。”当前,在劳动教育中仍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和薄弱环节,如:个别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和缺乏劳动机会等问题,制约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实效发挥,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帮助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意识并从劳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的劳动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例如叠衣服、摘菜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而且对激发孩子右脑开发都有促进作用。即使有老师的引导,幼儿在劳动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而解决这些突发状况,幼儿就需要关联其已有经验,积极动脑思考解决办法,通过验证-失败--调整--尝试,直到问题解决。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孩子专注、持久、抗干扰等学习品质。幼儿也会遇到一些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劳动,例如在植树劳动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同伴协商分配,有挖坑的、有栽树的、有填埋的、有浇水的等等,幼儿可以对每个步骤的难点进行讨论,思考便捷的劳动技巧。孩子们通过自身努力、同伴间的互助,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团队协作的能力、不畏惧困难的意志力等这些终身受益的品质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二)促进情绪情感发展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13年3月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中指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劳动教育不仅能让幼儿学会劳动,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最终形成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体会他们为他人带来的便利,进而珍惜其劳动成果的价值观[1]。此外,劳动教育也可以帮助幼儿树立独立生活的态度,最终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一)培养幼儿劳动的意识
成人的劳动态度、劳动行为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人应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到他也是集体中的一分子,有责任和义务为集体做点什么。例如教师在照顾自然角里的小动物、小植物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劳动,让幼儿知道小动物、小植物需要管理才能长得好,作为小主人,照顾他们是自己的责任。在进餐前观察教师及父母的劳动,使幼儿懂得桌子要擦干净才讲卫生。
在家庭中,也要引导家长注重幼儿劳动意识的培养,引导幼儿观察家庭生活中成人的劳动,让幼儿知道初步了解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劳动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引导幼儿萌发劳动光荣的意识。
(二)培养幼儿劳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成人要做孩子热爱劳动的榜样。平时我们在劳动时可以播放一些音乐,营造劳动快乐的氛围。成员之间要对劳动的成果给以赞美,尤其要注意不要流露对劳动的抱怨情绪,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其次,为幼儿创造劳动机会。在幼儿期,孩子是充满好奇和模仿的,他们在看到成人洗衣服、擦桌子、洗菜,也会产生浓厚兴趣,非常乐意模仿成人做这些,这时,我们一定要抓住契机,引导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劳动,比如洗衣服时,让孩子洗小手绢、袜子等小件物品;在种植区提供水壶、小铲子等照顾植物的工具,幼儿可以自己给植物松土、浇水。最后,要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后,成人一定要给以肯定,让孩子体验到被他人认可的快乐。
(三)培养幼儿简单的劳动能力
作为成人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曾经看到两个生活场景的小视频:4岁的东东在整理自己的床铺,妈妈看到整理的不整齐被子时,气冲冲地冲孩子喊:“我说你不会,你偏要逞能,让开!让我重新给你叠。"东东吓得躲在一边不敢作声。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佳佳身上,佳佳的妈妈却欣喜地赞赏孩子:哟!今天你自己叠被子了,真能干。来,让妈妈瞧瞧!嗯,不错如果这个地方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佳佳受到鼓励,不仅把被子叠得越来越整齐,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信心也越来越强了。教育无小事,面对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要一定要予以重视,鼓励激发幼儿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让幼儿在不断尝试中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
四、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在一日生活中循序渐进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早晨来园老师会带领幼儿一起擦桌子、照顾自然角的小动物、小植物;吃饭时自己端饭、发勺子,自己送餐具;区域活动后自己整理区域材料;午睡后请幼儿自己穿衣叠被;请幼儿自己分午点等,多为幼儿创造劳动机会,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劳动,并对幼儿的劳动给予积极评价,帮助幼儿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尊重与快乐,从而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五)家园配合 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生活中,部分家长因为溺爱孩子、对劳动意义认识不足等原因,忽略对孩子进行劳动培养。因此幼儿园要扭转家长观念,呼吁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家庭中开展21天劳动打卡活动,看看谁坚持的最好,通过言传身教,让幼儿养成劳动习惯。在引导孩子完成自己的劳动后,逐步过渡到帮助他人的劳动,让幼儿体验到独立生活的成就感和帮助他人的满足感。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对他们今后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幼教人,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新策略,新方法,为培养具有劳动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胡雅.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探析[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007):1-2.
[2]陈友劼.当前幼儿劳动教育的问题及策略[J].教师,2019,000(007):在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