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莲
贵州省毕节市幼儿园 551700
摘要: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德智体美的发展在幼儿教学中得到了全方位地呈现。幼儿的智力发育一直都是家长关注的培养的目标,但同时幼儿阶段的劳动能力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好的劳动习惯对孩子的现在以及将来的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研究了如何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方法,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个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从小敬仰劳动者并且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全面地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以此达到幼儿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劳动;培养;价值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家长来照顾的,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文化素养,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劳动技能,认为孩子以后只要动脑就可以了,甚至在孩子想要动手帮忙的时候觉得孩子太小,都是在帮倒忙,导致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都非常差,好多幼儿园的小孩都不会整理自己身上的衣物,穿脱衣服都需要幼儿园教师的帮助,还有一些家长会请假来帮助孩子做值日。长时间下去,孩子的动手能力几乎为零。
一、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价值
对幼儿的教育是整个教学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在幼儿阶段展开的,幼儿的思想比较活跃,可塑性性强。一个好的劳动习惯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打理自己的生活,还可以在劳动的同时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身体素质的提升都有好处,孩子会在劳动中思考,还会对自己劳动中所做的事情展开探索。例如在整理房间的时候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他会在整理的过程中思考物品的摆放方式,而且会在一次次地整理过程中总结经验,安排子的整理顺序,让孩子的逻辑思维更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条理更加清晰。在清洗自己的衣物的同时会锻炼孩子的手部协调能力,让孩子的手臂更有力量,并且会让孩子更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
二、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内容
(一)自己动手
1.为自己服务
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避免孩子对家长过分依赖,让孩子从下养成独立的性格,家长要从幼儿开始培养孩子的自我动手习惯,比如孩子日常的穿衣服、洗脸、刷牙等,要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照顾自己,在上学阶段,要锻炼幼儿能自己动手把上学需要的书本整理出来,自己装进书包,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收纳习惯,还会让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哪些是上学需要的,哪些是上学用不到的都需要由他自己来作判断,他会对自己的生活更加了解,会更方便孩子规划自己的生活。
2.为他人服务
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不能只从他自身的事情上展开,更要注重孩子帮助他人似的心理态度,要引导孩子帮助自己的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当其他人遇到难处的时候要适当地给予一定的帮助,要教育孩子当遇到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时主动照顾他们。帮助父母做家务时,父母要对孩子有耐心,不要批评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和夸奖,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当孩子想帮助父母做饭的时候,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受伤,担心孩子做不好而耽误时间,会对孩子说一些你做不了,别捣乱之类的话语,这样会打击孩子的信心,会让孩子不敢主动提出想要帮忙的想法,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很不利,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比较适合孩子的事情,或者与厨房有关的比较简单不易受伤的事情。比如洗菜,剥蒜,扫地之类的工作,当孩子做完之后,不管孩子做得好还是不好,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然后细心地告诉孩子哪里做得还不够好,听到鼓励的话语孩子会更加认真的自己做得不好地方,天生爱表现的孩子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孩子的劳动习惯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工作中被培养起来。
(二)爱惜物品
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不能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水和粮食之类的生活所需物品,在劳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会同培养孩子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当孩子品尝到了劳动的辛苦之后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他知道整理房间的艰辛,所以他不会将自己的房间弄得很乱,因为他知道洗衣服有多累,所以他不会再把自己的衣服当成什么都能擦的抹布,也会更加爱惜和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比如当他将打开的整袋零食放到一旁不理会直到放坏时,家长不要直接扔掉,要让孩子自己扔,当孩子看到自己的零食被自己亲自丢进垃圾桶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愧疚感,这个时候家长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会改变孩子浪费粮食的坏习惯;当孩子将垃圾随便扔在地板上时,家长不要急于指责和责骂,让孩子将地板打扫一遍后给予他一定的鼓励,之后再告诉他不要把垃圾随地乱扔。
三、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方式
更新思想,教师和家长通过学习和研究培养有幼儿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我们要增加幼儿在内心自觉劳动意识,多组织一些劳动活动让幼儿有更深刻的劳动意识。多领导孩子了解其他行业的劳动工人,并通过参加劳动活动,培养幼儿对劳动活动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让幼儿参加活动的动力,幼儿可以怀着去玩游戏的态度进行劳动,让幼儿对劳动产生兴趣爱好,并在劳动之后让孩子认真感受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与孩子及时的沟通劳动后的想法,让幼儿改变对劳动的看法。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家庭成长,所受的教育也不一样,有的家长会比较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但是有的家长却将孩子保护得死死的,不让孩子做任何劳动,导致幼儿丧失了最基本的自我动手能力,劳动习惯基本没有,所以我们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合作,让幼儿去做自己能干的事情,体验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穿衣服,洗脸刷牙等。让幼儿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让幼儿慢慢练习地做,渐渐地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小培养的劳动习惯可以改善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发展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更有利培养出新生代自主动手能力都很强的幼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孩子的儿童时期就开始引导孩子适当劳动是教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一个好的劳动习惯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解决以后生活中遇到问题,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示范会影响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方向,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孩子的面前的形象以及影响,更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采用正确、有效地教育手段与方法,才能得到想要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琼.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J]. 福建陶研,2020,(01):44-46.
[2]姚倩. 中班幼儿爱劳动习惯的培养研究[J]. 才智,2019,(20):152.
[3]吴彤彤. 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要点分析[J]. 现代交际,2019,(0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