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袁秀敏
[导读] 在幼儿阅读体验中,绘本阅读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袁秀敏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正村镇中公村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2557
        摘要:在幼儿阅读体验中,绘本阅读的重要性一目了然,这一阶段不可被忽略,是幼儿独立、通常的文字阅读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在儿童的人生道路上,绘本是第一眼看到的数,在他们漫长阅读生涯中,绘本在各种书中重要性位居第一,孩子今后对读书的喜爱与否,是由他通过绘本所得到了快乐的多少而决定的。儿童在长大后的想象力受到儿童时期感受的影响颇深,这是罗西·怀特曾说过的。在我们的引导之下,使幼儿能够以舒适和愉快的方式阅读,培养他们生活的美好情绪。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兴趣;参与度;亲子阅读
        引言:语言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之一,也是幼儿教育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阅读则是培养人语言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贯穿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始终。而在初入小学时,学生经常在阅读活动中表现出各种问题和不适应的情况,这主要与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关。绘本是幼儿最喜欢的早期阅读材料,它以图片为主,相比其他的阅读材料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色。故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如何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创建合适的环境,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成为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
        1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绘本阅读材料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更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1.1 图画选择,色彩要鲜艳。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图画、文字之间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才能营造出整个绘本的完美感觉,所以绘本特别注重文字与图画的内在关系。当然,也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只有图画,而完全没有文字。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于色彩的直接视觉冲击大于文字的影响,如我给幼儿讲故事选用了色彩鲜艳的故事书《小兔过生日》它里面的色彩大都采用了暖色调,无形中形成一种温馨的情感,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引发了幼儿阅读的欲望。
        1.2 内容选择,要从孩子生活实际经验出发。
        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的,幼儿对这个绘本有感性经验或者易获得感性经验的,内容是活生生的,幼儿经历过的。当然,教师除了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还应想方设法帮助幼儿扩展经验。如《猴子捞月》这个绘本的封面就是猴子在捞月亮,“月亮”对于孩子来说是很熟悉的,夜晚孩子们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天空中的月亮,所以这个绘本内容是从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为起点,同时把绘本与孩子的实际经验融合在一起,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明白,月亮是挂在天空中的,在水里的只不过是月亮的倒影,从而使幼儿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产生联系,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
  2 创建良好的氛围,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无论在中小学的教学中还是在幼儿教育中都适用的法则,而且相对于中小学的学生,幼儿年龄较小,自制力更差,若是没有兴趣,幼儿经常会出现走神、做小动作等情况,很难真正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幼儿正处在善于模仿的阶段,他人的行为很容易影响到其行为,故一个良好氛围的创设对于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有效提高自身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创建良好的教室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如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相应的绘本,放置在班级内的图书角中,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绘本,进行独立的感知和阅读。当然,在图书角的书籍,教师还要注意及时更换,以保证其新鲜度,增强其对幼儿的吸引力。而在课上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此配合教师的讲解,提高幼儿阅读的效率。当然,在课下教师也可以将幼儿分成数个阅读小组,布置阅读任务,让幼儿合作阅读,并自行设计故事,完成属于自己的“自制绘本”。这样,通过图书角和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创设了优秀的阅读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幼儿阅读兴趣,提高了绘本阅读的教学效率。
    3 善于提问,提高幼儿阅读活动参与度。
    课堂提问是阅读课程设计的中心环节,对于引导幼儿思考,使其充分理解故事,进而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问题的设计有着一定的组织方式,科学的、符合幼儿认知特色的问题能有效提高幼儿参与度,让幼儿更进一步理解绘本内容。反之,不符合认知规律的问题创设则容易让幼儿不明所以,不仅不利于提高绘本阅读的效率,还会让幼儿丧失自信心,从而影响到后续的阅读教学。故在课堂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地设计问题,以有效提高幼儿阅读活动参与度。例如在《野兽国》这部绘本的阅读中,教师就可以以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深入地思考。如在初次阅读时,教师就可以基于幼儿所阅读的画面向幼儿进行简单地提问。如在第一幅画面,教师即可以问:“通过图片,你们能知道阿奇在干什么吗?”“他在往墙上钉钉子。”幼儿回答。而后教师可以继续问:“想象一下,如果你们这样做,你们的妈妈会怎样做呢?”并在幼儿回答后进入下一幅图片的阅读。同样,每一幅画面教师都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而在绘本阅读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向幼儿提问综合性问题如“如果你是阿奇,你是喜欢野兽国,还是喜欢自己的家呢?”,以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这样,通过恰当的、递进的问题,教师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课堂参与度,也让幼儿能在思考中收获更多。
    4 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亲子阅读。
    在幼儿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亲子阅读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但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家长却往往对亲子阅读这一活动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教师重视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并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为亲子阅读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幼儿和家长开展亲子阅读,以更好地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例如在图书角,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区域,放置经典的绘本读物,并制定合适的借阅规则,供家长借阅。在家长开放日,教师还可以开展绘本观摩活动,引导家长走进绘本的世界。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可以通过移动社交群体向家长推荐经典的幼儿绘本,并同家长商议布置作业,组织家长带领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以实际的效果让家长感受到亲子阅读的巨大作用,改变家长思维,让其对亲子阅读这一活动重视起来。这样,通过图书角、家长活动日以及日常活动的开展,教师有效地扭转了家长的思维,创建了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能有效地增加家长和幼儿进行亲子阅读的频率,提高绘本阅读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绘本阅读的有效性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关键。而在幼儿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则需要以兴趣为中心,创建适当的学习氛围;构建合适的提问策略,提高幼儿阅读活动参与度;并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亲子阅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切实提高绘本阅读的利用效率,不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以更好地提升幼儿语言能力,让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恩凯.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
[2]陈月芳.畅游绘本,让孩子“读”享快乐——浅谈幼儿园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3]王志英.谈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