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会会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峰荟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106
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也是他们认识外界事物的主要途径,幼儿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并增长知识的。幼儿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注重的是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从当前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探究了信息技术下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策略,希望可以通过对教学游戏化策略的探研来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效果,并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策略
前言: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由于年龄的原因,几乎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加之模仿能力超强如果这时教师可以科学合理的加以引导,幼儿则能够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为此幼儿教师不断尝试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希望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幼儿的自主发展。但随着实施过程的深入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的显现出来,所以,教师要真正的理解游戏化教学的内涵,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实施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策略,以此推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进程。
一、幼儿园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环境方面的问题
环境对于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学方面更是如此。所以,幼儿园应该为幼儿们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当前大多数的幼儿园的教学机制和流程缺乏有效性,对于游戏教学的实际意义缺少正确认知,这自然就无法带给幼儿快乐的体验。幼儿园游戏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游戏,而是要将素养教育融入到教学目标当中,以此构建系统化教学体系,确保幼儿的实际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不能只是以课堂的活跃程度作为衡量游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幼儿教师的科学引导可以提升游戏教学的有效性,是游戏教学成效好坏的关键因素[2]。但在实际调查中,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较为随意,缺少规范科学的设计。再有就是部分幼儿教师对于自身定位未能正确认识,忽视了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在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下过度干预幼儿的活动,这对于幼儿主观能力性的培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实践过程的问题
游戏教学的过程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程序化现象,太过强调游戏的纪律和秩序。开展游戏教学是为了在释放天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3]。但在当前幼儿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在游戏的设计上过于程序化,所有的环节和都进行了详细安排,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将在“良好”的规化中逐渐消失,教师和幼儿的思维也会受到禁锢拘泥于形式。
二、信息技术对于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意义
幼儿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是否能够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并且养成健康的习惯对于幼儿至关重要。因此,幼儿园教学也就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游戏化教学就是指将游戏和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中都融入了游戏元素。
在信息技术下开展幼儿园游戏教学,以其生动有趣的形式,更好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这非常符合幼儿爱玩好动的天性,切实的提升了幼儿园教学的质量。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下的幼儿园游戏教学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幼儿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幼儿感受到教学活动的乐趣,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三、信息技术下的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积极的教学环境
只有及时的转变幼儿教学的观念,加强对于教学游戏化的正确认知,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游戏化的效果达到并预期的成效。在信息技术下,教师只有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时代进步的节奏,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给予足够重视,并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最终目标就是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形式,来激发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幼儿教学能够更加的生动有趣活跃起来。在幼儿教学游戏化的实践过程中,要具有目的性不能“随心所欲”,教师要依照教学规范的指导,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当前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教材的需要进行有规范的有意义的指导,以此来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效果。再有,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反思与完善,尽最大的努力来提升游戏教学的效果。
(二)丰富教学材料,加强游戏化设计
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一般都很难得到有效的改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应当尽最大的努力来丰富教学材料,以满足多样化教学的需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教师要紧扣幼儿的心理特点,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环境和具体情况来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游戏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选择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在进行音乐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音乐和教学游戏结合起来。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以“我的好妈妈”这首歌的教学为例,就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小游戏来提升教学效果,幼儿教师可以来扮演妈妈,幼儿们则来扮演孩子,以表演的形式来完成这首儿歌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幼儿对于儿歌的理解,并能够富有情感的进行演唱。
(三)创新幼教方法增强对于游戏化指导
幼儿是在游戏中增长经验积累知识的[1]。因此,在信息技术下,幼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建立适合的游戏化教学体系,以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还有教师也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自身为榜样在潜移默化间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要有目的的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在陪伴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从而有效的提升游戏教学的质量。
结论:总之,信息技术下的幼儿园教学游戏化非常符合幼儿的成长特征,并且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要积极的加以运用,并不断的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此来提升幼儿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以此养成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唐亮.信息技术下的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1):165-166.
[2]马淑慧.浅谈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7):18.
[3]陈双琪.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灵活运用策略探究[J].休闲,2019(0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