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和”声的翅膀 —-童声合唱训练的探索与体会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林伟乔
[导读] 童声合唱是文学、音乐与演唱艺术处理的结
        林伟乔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实验小学  515800
        内容摘要:
        童声合唱是文学、音乐与演唱艺术处理的结晶,对于培养学生道德、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合唱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训练过程诸情况,从童声合唱教学中的“听、唱、和”着手,分析合唱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探究有效解决的方法与途径,以达到建立和谐统一的声音效果。
        关键词:童声合唱  训练途径  和谐统一
        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能把人们带入无限美好的境地。以往在我从事童声合唱教学的生涯中,常常为每一轮的合唱队训练与选材而绞尽脑汁。逐渐地,在二十几年的音乐教育和合唱团队组建训练之道路上,慢慢摸索、整理积累了一些符合立足于本校本地区学情的童声合唱组建与培训方式,长期、长效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质优良的童声合唱队,从中获得一些童声合唱训练的见解与心得体会。

一、童声合唱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中,学生们正处于学习阶段中的启蒙阶段,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与好奇,也是为自己打下基础的阶段,其中,童声合唱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树立对音乐的初步了解,使他们彻底融进音乐的世界,同时也在繁重的学业当中为他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愉悦心情的好机会。在合唱教学中,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音色、音域去扮演属于自己的合唱中独一无二的角色,在合唱中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更为自己对美的鉴赏、音乐鉴赏的能力提供跨越式的提升的机会。
        
二、童声合唱的训练途径
(一)聆听是引发兴趣的前提
        教育上有句俗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合唱队员来说,更是如此。合唱曲目的旋律是复杂多样的,学生要想掌握正确的合唱技能需要日积月累的规范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浓厚的合唱兴趣显得极其重要,老师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合唱音像资料,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们展开聆听、欣赏,从中引导学生谈谈欣赏的感悟与体会,在谈话互动中引发更具高度的音乐思维。一位优秀的教师并不是单单有着过硬的知识储备技能,更应具备了解孩子心情与感受的能力与责任;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调整出适合的合唱练习方案,帮助学生对合唱作品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形象、从兴趣到喜爱的认知过程。
(二)细听、慢唱、和谐的渐进
        如六年级的一首经典合唱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结合学校合唱队排练的心得来进行阐述:这首歌曲对于小学生来说偏难,整首曲子以柔和为主,在欣赏歌曲时能够自然而然感到心神放松、心情愉悦;同时,词曲的音调起伏在部分片段又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对于小学生合唱又应该如何进行有序教导呢?首先,不能操之过急,对于较难的曲子的揣摩与实践自然是会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
        训练过程中我着力于采用“细听”的方法,在尚未了解这首歌曲的情况下要完整的进行合唱时,首先可以让同学们仔细完整聆听整首曲子,在聆听中渐渐了解合唱歌曲的主体,感受音乐充分融合、交织,深入体验和谐,统一饱满的合唱歌曲;下一步骤就是“慢唱”,此时可以将每一个音,每一个乐句的速度放慢两、三倍,让学生边唱边去倾听和声的音程、旋律的纵向,从而稳住自己的音高位置和声部之间的平衡度,在练习中,这种互相倾听的良好习惯,随时能让学生们自查在合唱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教师再给予充足的耐心指导,不断提高演唱技巧,通过听、唱结合来解决声部的交融;学生们完成了“细听”、“慢唱”之后,最后需要做的就是靠拢,即俗话说的“声音抱成团”,而不是个人的演唱。各声部唱准后,引导学生在声音的位置,音色的均衡,情感的表达上要在集体中协调配合,从而达到和谐统一。在这一过程中,促使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同时可以锻炼学生们的鉴赏音乐的水准,还能够感受到合唱带给我们的美感。


(三)灵活处理合唱的协调
        合唱是时间的艺术,更是调控的艺术。在合唱的协调中,音量、音色、音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合唱均衡的要求是非常复杂的,有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区别。并不是要求各声部在音量与音色上绝对平衡,而是教师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各声部在作品中所担负的任务进行调配。而合理的音高、音准,才能构成协调中需要的谐和。有些作品在自然情况下就能达到均衡,有些作品要通过人为调整才能达到均衡。另外,在处理均衡关系时,还牵涉到音区、风格、爱好以及声部之间的合作和统一等问题,我们都必须予以充分的注意,进行合理的协调。
        比如,在合唱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训练中,分清作品中各个声部各段落的主旋律和辅旋律的所在处,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笔标记,同时学生还要明白其中的主导作用和烘托作用,在音量和音色上给各声部进行合理的协调。在演唱中,每个队员要以高度集中的精神和注意力,互相倾听邻近的声音和整体的音响,力求使自己的声音在整体音响中起着最大而又最合理的作用。
(四)指挥手势中的提示
        合唱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群体意识的歌唱艺术,需要唱者能够在音准、节奏、音色等基本要素方面做好和谐与统一,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将指挥手势应用于合唱教学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使用双手不同的手势对学生提示,同时也可以左手对学生感情的提示,右手对节拍和特殊节奏的提示,这就需要与合唱歌曲的特点相结合。手势不仅可以达到对音高的暗示作用,提示力度,同时还具有统一节拍,掌握速度的作用,声部的交叉配合。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给合唱队员一个鲜明的启示,以实现对合唱队艺术演唱处理的有效调度,调动现场表现效果。当在对学生规范化练唱母音,要求口型统一,声音位置高而集中;初练时,以轻声或中等音量训练为好;尤其在对培养学生循环呼吸、控制音量、变换节奏、灵敏反映指挥手势更有明显的成效。所谓“方便为门”,好的指挥,就是有效的调控。不需要太多的花架子,力求精准、简洁、明确为标准。
(五)声音与气息的支撑
        为学生们提供辅助性手段进行合唱训练有很多方式,在训练中,常常发现学生对气息的支撑和用力点不是很明确,为了让合唱队员具有充沛的精气神,我喜欢借鉴瑜伽练习中“平板支撑”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腰围、小腹中的扩张力和支撑点,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体力。合唱中声音的位置教师还可以利用向下弯腰、向后仰腰的动作辅助找声音点;高音时向前弯腰,头朝下、指尖触地,声音朝向眉心走;低音时后仰弯腰,声音朝向后脑勺走。通过这些辅助性的方式,能更直接有效地帮合唱队员找准气息的支撑点和声音位置与声音走向。
(六)慢工出细活的和声
        在合唱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完成多声部合唱歌曲,尽管能够取得一定的整体效果,但是由于缺乏从细节(音程的对位)抓起,往往导致合唱的整体和声效果很不稳定。
        比如,在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训练中,我从作品当中先找出歌曲中多次出现的音程和和弦,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加强训练,进而扩展到句,最后连成段,关键还需要找准段落各声部的分叉点,掌握依据上一个音找下一个起点音的方法,解决最容易出现走音的衔接处,教师应尽量以点带面练习,这也是合唱教学的基本过渡。诸如这些情况,教师也可在先加强各声部旋律的熟练与准确性的基础上,采用轻慢找音进入哼唱,在均匀的和声中去处理各声部的和谐统一。
        
        训练好童声合唱并不是机械化练习就能达到的,教师用心关注合唱队一点一滴的成长,适时采用有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们对合唱与作品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循序渐进地进行锤炼,使童声合唱达到日趋完美的艺术表现。只有做到合唱各因素的高度统一,才能使合唱音响达到强而不炸,弱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散,使合唱音响灵巧而具有表现力,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胡凤霞[1].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创新路径的探索[J]. 进展, 2019, 000(007):P.137-137.
【2】徐婷.教育教学论坛.1674-9324(2013)01-017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