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梁文玉
[导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模式
        梁文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中心小学,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学科核心素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思维

        在整个学生生活中,小学是一个基础性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教师要引导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好课前准备,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课堂强灌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之真正融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点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课堂的乐趣。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内涵和意义
        中国2017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核心内容——心理素养作了明确规定,即数学的基本特征是思考一个综合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体系的质量和关键,并进一步强调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的核心素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数感,也是小学数学的基本素养,主要是通过数学知识点来提高学生对数字和数学的感知能力; 第二,符号意识是数学学习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熟悉和使用数字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用符号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三,空间概念是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在世界上建立数学知识和现实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解决问题; 第四,统计概念,统计是数学的一部分,统计概念要求学生能够从统计学上看待数学和数学问题; 第五,应用意识,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具有推理能力。众所周知,数学是一个抽象的主体,逻辑思维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实验等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学科中表现得非常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平台上的“圣人” ,学生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从平台上的“圣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学生也必须从“学习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应该做的是升华知识,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验证直尺能不能画圆?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在操场上用木棍、竹竿、绳子画圆,通过实际操作由猜想到证实的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实现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
        数学抽象是指运用数学公式和概念,使学生更快地解决数学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教师有必要在课后做一个总结,给学生探索知识和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采用先举例,后引知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举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使学生在问题中找到共性,从而得出结论性的规则。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参与到知识探索的过程中,而且可以提高其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例如,教师在教学巜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时,为了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环节,先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一张,通过之前对1/2的学习与理解,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出这三种图片的1/4,1/8和1/16。在折一折,画一画的动手操作中,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在分数中的重要性。教师得出总结:只有在平均分的情况下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这种介绍和总结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抽象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能最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要求用12个边长是1cm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哪种拼法的周长最短?学生手中都没有小正方形无法实现拼的过程,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么拼,而是提示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有几种拼法,再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和比较周长的长短。用了数形结合的分析法深入理解题意,从而探寻岀解题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将自然地从直观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五、重视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更是让学生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让学生掌握数学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数据,从给定的例题中获取信息,提取实际问题的关键信息,将其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找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则,从而解决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准确感知信息的能力,建立问题的表征,把握问题的关键。通过这些技能的培养,学生可以掌握数学的基本规律和数据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 “三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两位数乘多 位数”的复习演示,随即把得出的答案擦掉,在两位数前面 加一个数字“3”,让“两位数乘多位数”运算变成“三位数乘 多位数”,让学生通过刚才的规律,进行类比分析、抓住关 键,让学生能够“找出数学计算的规律,举一反三”。从而使学生学会用实践经验和学习经验把握关键问题,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质中的数据分析能力。
结语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其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只有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核心素养理论指导下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小学数学教师才能确保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郭迪亮.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典型课例研究[J]. 中外交流, 2019, 026(030):290.
[2]马瑞.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 科普童话, 2019, 000(030):P.8-8.
[3]贺永应.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 才智, 2020, 000(015):162.
[4]马生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005(007):85-85.
[5]廖玉秀.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解析[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14):P.162-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