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钟琴
[导读] 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十三五期间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钟琴
        四川省德阳市华山路学校  618000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十三五期间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主要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信息化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教师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将教学工作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以提升课堂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与信息化融合还是有一些问题与障碍,我们需要认清问题后思考出对应的方法与策略,以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听课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三年级语文;信息技术;融合;实践研究;

        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就是将教育信息化,让教师的教学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将课堂效果通过技术化手段来呈现。信息化是一种手段,教育学生才是目的。文章中主要讨论三年级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希望借此能给教学工作带来创新。

一、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概念
        一般来说语文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以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兴趣不高,所以课堂效果呈现不太好。有了信息技术的融入之后,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和教学资源开发,实现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独立且交互共享的学习环境。[]故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是有融合点的,信息化技术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强有力手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其中各种教学手段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展现出来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网络应用软件平台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大胆尝试,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教与学的互动方式。这就是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基本概念。
二、目前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所遇到的困难
        虽然说将语文教学与信息化融合可以提升课堂的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信息化认知比较局限,学校配套资源跟不上,以及信息化教学方法运用比较少。
        (一)教师对教学信息化认知比较局限。教师队伍年龄跨度比较大,有年轻教师也有年龄稍大的教师。年轻的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年轻教师在教学信息化的概念提出之后就进行专研,并且针对教学信息化做具体实践以保证判断的准确性。教师队伍中也有年龄稍微大一些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一般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所以很难接受新的事物,对教学信息化的认知也比较片面且难以扭转。这样的认知局限主要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且对教学信息化存在片面的想法。
        (二)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目前各地区学校之间硬件设施差异比较大,有的地区经济条件好一些,有的地区经济条件一般,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经济实力差距也比较大。所以有的学校在硬件设施上是需要提升的,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更新和提升则将会影响网络配套资源的使用。也就是说有一些学校没有硬件设施,是很难将过课堂形式呈现出来的。例如教师想要讲一篇阅读,需要从网络调出大量图片与文章来展示,如果学校硬件跟不上则会导致网络拥堵或者图片打开缓慢,影响教师上课的流畅度,进而对效果产生影响。
        (三)配套教学资源有限,信息化教学方法运用比较少。目前网络上集中的教学资源比较少,随着知识付费的观点深入,免费网站的资源数量越来越少,且质量有限,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

公共资源平台目前是资源相对缺乏阶段,而且付费网站的资源比较陈旧。有些学校的教研实力比较雄厚,可以进行建立自己的高质量资源库,但是这些资源只在局域网中存在,不能在大众分享中使用,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这些局限性制约着教学,信息化教学在实际上课中运用的比较少。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将问题解决才能找到更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三、语文教学与信息融合的措施
        统编三年级语文教学与一二年级语文教学存在区别,一二年级主要强调字词,对阅读理解以及作文的写作技巧要求不高。但是从三年级开始语文的阅读理解难度增加,作文开始有要求。这说明高年级对语文重视程度需要越来越高,而三年级则是一个分水岭。以下主要讨论三年级语文与信息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利用电子教室进行教学。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各学校开始配备电子教室。电子教室主要有连接网络的电子屏幕,投影仪以及音响等设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需要通过在网络上调取资源进行展示讲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首先学校需要升级硬件设施,以确保信息化教学的流畅性。上文中有提到有的学校因为资金压力等问题导致硬件升级不及时容易造成拥堵现象,使学生在上课途中受到影响,影响其上课效果。[]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师上课采用交互工具,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APP进行交流互动。学生和教师借助一体机进行教学与学习,教师可以把在黑板上演示的信息快速通过平板快速传递给学生,学生及时在屏幕上打字画圈表明自己的观点传递给教师。[]如此学生就能形成非常好的反馈习惯,老师也更加方便因材施教。
        (二)整合教师资源,充分利用网络配套资源教学。为了达到更好的资源整合效果,可以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各学校教师可以将备课思路与上课精讲视频、相关主题的微课视频等上传至共享资源区。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可以共享资源区下载相关图片和视频。在课堂讲解正式课文前,教师可以先放一段航拍的小兴安岭的视频,让学生进入情景当中,这样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在学生进入情景,默读课文,对全文进行梳理,学生发现文章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特点。接着,教师配以不同季节的小兴安岭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理解“散步、俯下身子、欣赏”等词语,感受小鹿的可爱和语言的生动,从品读句子到教师可以用相关图片辅助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小鹿的可爱。总之,所有的信息化手段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学习的方法。
        总而言之,三年级语文教学与信息化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受时代影响的大势所趋。通过信息化加强语文教学的手段变化,以适应学生的上课需求,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人机一体的交互学生中学有所获。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例如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需要控制,不然就会使学生偏离学习的主题,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另外一个是教师交流学习可以通过APP来实现,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开放的空间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以真正做到帮助学生。



参考文献:
【1】胡洁 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七年级语文学科E-资源教学实验引发的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7.12:46-48
【2】马英 海原一小三年级语文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现状及培训的实践研究【J】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211工程院校:59
【3】许聪慧 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新授课教学实践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真的长头发》第一课时【J】数字教材·数字化教学——第四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案例集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9.09.19:535-5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