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西安外事学院 719300
摘要:在21世纪科技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已完全进入信息时代。各个区域之间的通信和交流基本上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而网络语言的出现使人们对于个人和网络发展情况有了深刻的了解,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人们经常使用“难顶”代替“不愉快”,而“枯了”的意思是“你想哭”。因此,应规范人们对网络语言的运用,推动汉语言文学健康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发展;影响
引言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新事物不断涌现,如何控制互联网上语言的使用和传播,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做出决策,帮助人们读书并且学习传统文化已经十分重要。
一、相关概述
(一)网络语言概念
随着网络的诞生和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也随之兴起并且有了不断地改进。网络语言是网友用来促进交流的语言,它具有新的词汇和语言形式,包括英语单词、汉语拼音、标点符号。随着时间的增长和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语言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网络和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表达方式。其象征着一定的时代和生活气息。
(二)汉语言文学概念
汉语言文学是汉语写作和文化行为以及道德文化价值等的总称。文化的中心是拥护中国民族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热爱中国人民的精神。汉语言文学不仅是一门古典学科,而且还是一种基于语言和思想交流的概念性观念。汉语言文学致力于用汉语言文学的思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培养学生,并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网络语言的应用是人们对汉语言的理解产生了一些误会,例如网络语言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错误地使用汉字及无视语言的应用规范,这样使用语言,无疑给需要学习的人们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及不便,一些不规范的语句甚至会误导部分人群。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例如足不出户就可以与远在千里的人聊天对话,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在网上冲浪,其中青少年是其中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一些网络语言为了标新立异,为吸引人们眼球,随意地用错别字来追求语言的雷同,大多在网上冲浪的青少年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大多还不具备良好的分辨能力,过多接触网络语言会使青少年在语言学习上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不仅如此,网络语言不能促进青少年在阅读鉴赏能力上得到提升,甚至还拉低了青少年的书写文字阅读鉴赏能力。另外,网络是虚拟、不真切的,它突破了现实的界限,构造出一个包罗万千的新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网络语言的出现使传统的语言表达逐渐减弱,网络是丰富多样的,在新世界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网络语言不能得到有力的掌控,那么汉语言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当前的网络语言被众人熟知,谐音字的混合更是司空见惯的表达方式了,“从天而降”是一个被大家熟知的成语,电影《从天儿降》就是来源于这个成语电影的名字非常符合电影的情节与主题,但这样的表达方式难免会让人误解。这样使用成语会使广大请青年人在生活中出现混用错别字的不良习惯,而这会我们的汉语言文化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促进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建议
(一)找出网络流行语的原因从而减小网络流行语对汉语言的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盛行的原因有很多,而很大部分是由于公众人物在公共环境下一时的语言失误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力,例如张家辉的“渣渣辉”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可以规范公众人物在人多情况下应谨慎使用汉语言。面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适当地规范和改变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和家长可以对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使得网络流行语变成传播汉语言文学的一种新型手段,而且新媒体发展日益壮大的今天,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是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网络流行语如果加以正确的规范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丰富日常生活的乐趣的,而对于那些不文明不礼貌的网络语言应当坚决抵制,并且呼吁人们共同杜绝不文明的网络流行语,创造出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语言氛围。
(二)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
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层面上,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确保培养过程能够充分体现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培养的层次性与阶段性特征。即在基础阶段关注学生对通识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职业能力阶段,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具体包括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两个阶段分开对待,应使两个阶段充分地融合起来,逐渐成为学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及外向型人才的抓手。随后根据具体的培养阶段,确定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等教学模块,在具体的应用中,可将其划分为能力培养模块、学科模块及人格模块等三大模块。学科模块又可细分为公共课和基础课两大模块,以此对学校学生进行全面的技能训练、知识教育、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而在基础模块层面上,则可细分为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两大类,其中实践课程能够有效地保障学生获得延伸性的、扩展性的文学知识及实践知识。最后要注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与多样化、将实践与理论、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课外与课内相融合,形成能够推动学生发展的、内外互联的教学体系。此外,在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注重对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及教育模式的融合,能够将社会实践、校企合作、产学研模式及三支一扶等模式融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能够有效地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渗透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性、自动性、智能性、信息化的发展特点。
(三)利用网络拓展交流和分享渠道
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以多样形式进行了传播和交流。为了有效传播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增强学生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良好体验,教师可以依托网络平台给人们搭建各种有效的体验交互平台。利用公共图书馆和知名文学网站等渠道对文学经典作品进行宣传。利用各种社交软件引导人们进行线上交流和讨论,让人们通过交流讨论从不同角度解读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以增进人们对经典作品的了解,使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焕发生机。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所以在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优化教学策略是教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创造出新的汉语言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合作教育方式,并且在国家推广下规范网络语言。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是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一种宣传方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规范汉语言教学方式,注重汉语言的规范性,引导学生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J].汉字文化,2019(24):36-37.
[2]杨雨.浅议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9(35):147+149.
[3]郝宇飞.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25-426.
[4]马甄甄.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9(30):42.
[5]郭二灿.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课外语文,2019(30):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