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长焕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开展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来设置阅读难度,将课内与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结合,要让学生进行掌握基本的朗读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基于阅读教学效果比较差的问题,教师可以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种开展难度比较高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因为阅读教学过程极为复杂,学生不仅仅要明确语文朗读方法,同时还要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表达意愿,而这对于生活经验不丰富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困对难的,由于缺少体验,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学效果就会变差,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下面我对改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一、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有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需要,主要是因为当前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已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产生了不良影响,现在的阅读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应用了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导致阅读教学效果并不好。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之中都环保留了过多的功利心,认为阅读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应的对考试之中的阅读题,而忽视了阅读活动带给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系统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固然重要,而阅读之后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仍然不可忽视,而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授课时间,以便于给学生留出更多的阅读练习时间,会直接将文章的思想感情告知学生,省略掉情感将体验的环节,这种教学方式是错误的,机械化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阅读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突显出来。
从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的角度来看,受到教师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课程学习主动性会逐渐被削弱,学生也会失去阅读兴趣,不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会更为依赖教师,同时会采取一种功利式的方法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法不会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一旦脱离教师的帮助,遇到内容比较复杂的文章时,学生出现难以理解课文内容内涵的情况。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要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要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还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
二、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
(一)将朗读与文章理解进行联系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让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对课文进行理解方面,还要对朗读教学进行关注。理解文章,朗读是一种很合适的方法,学生在朗读比较复杂的文章时,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文章之中,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对文章内容有效记忆,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开展朗读活动,在选择朗读方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有感情地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以及快速浏览等方法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在带入自己的情感来朗读文章时,能够更为透彻地了解到作者以及文章中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其理解能力也会快速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朗读训练活动之中。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果学生能够对阅读活动抱有一定的兴趣,就不需要教师的督促之下才能开展阅读活动,就能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阅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行为。比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这一课时,教师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于普罗米修斯这一希腊神话之中的重要人物有所了解之后,可以告知学生,在古希腊神话之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人物,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古希腊神话相关的故事来了解这些人物,并在下一次的语文口语活动课中将其他人物的故事讲出来。学生一般会对神话故事抱有较大的兴趣,可以在课后进行阅读并记忆神话故事,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逐渐形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三)保持学生在阅读教学之中的主体地位
新型教学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之中的地位,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仍处于主体地位,一些教师为了节省阅读教学时间,会省略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照参考资料来了解文章内容,或者采用机械化的教学方法,将阅读教学的模式固定下来,学生在这种固化的教学活动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没有自己的思想意识,所有对文章的理解都来自于教师与参考资料,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要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使其能够积极思考,对文章形成自己的认识。
(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好坏。如果阅读过程中学生不能自觉、专心地思考,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一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一心一意,要静下心来读书;二是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三是,还要发挥教师的桥梁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章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当然,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动笔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段,还可以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记号和写批语,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写写读后感。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更省力、更高效,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使学生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
我从现有的教学问题以及改进教学效果的合理教学方法展开了研究,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阅读篇目时,必须要让学生走进文章的世界之中,更为透彻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增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之中的自主性,同时也提升学生在课文理解过程中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己对文章的见解,教师可以将更多可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应用到阅读教学的课堂之中,使学生能够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