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红,
郑州生活段 职培信息科 450052
摘要: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步伐的加快,铁路企业即将进入一个崭新而充满机遇的时代,在这一最佳发展机遇期内,国铁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将在更新管理手段、引入经营理念等领域进行改革,随着铁路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量投入运用,在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等人力资源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竞争;综合素质;安全生产;培训体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交通运输业也在迅猛发展,当今的交通运输业百花齐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企业培训的竞争。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一、职工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两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指的是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作为新时期的铁路职工还必须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就要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帮助更多的铁路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精神动力。文化业务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应具有的基本文化基础。技术业务素质是指应具有的岗位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它们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二、新时期下铁路职工心理上的一些消极变化
(一)心理上的矛盾和忧虑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新事物和新现象。这些多元的信息和文化对铁路职工的心理冲击非常大。他们既想参与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谋求更大的机遇和发展,又舍不得手中的铁饭碗,担心失去稳定的生活保障,这种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二)缺乏责任意识
在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的引导下,以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下,部分铁路职工的社会主义信念发生动摇,开始丧失人生目标,变得倾向个人享乐主义,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并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准则,逐渐淡化了自身的责任意识,把企业看做是获取利益的工具,只重视自身的利益和资产分配,而不愿意承担经营与管理上的责任,这样的后果就是企业缺乏活力、工作效率低下。
三、目前铁路职工素质上存在的问题
(一)竞争意识淡薄
随着铁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机构改革改组的进一步实施,目前考试、面试、竞争上岗已经成为企业选人的主要方式。有些职工并不想去学习去考试,抱着宁可在目前的小岗位上得过且过,也不要到一个新岗位上重新开始。
(二)学习能力薄弱
大部分职工还停留在被动学习的层面,上面要求学什么,我就学什么,不管与自身岗位是否契合,盲目的学习、培训,培训过也就忘了,不能真正的运用到所在的工作岗位中。
(三)缺乏现代科学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在铁路旅客运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工作都在向电子化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健全,使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越来越迫切。
四、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一些探讨
(一)加强理论和当前安全形势的培训,提高职工思想素质
定期组织职工观看各种事故案例视频,使职工认识到违章作业与违法犯罪之间的联系。特别是铁路一线职工,工作的态度,工作的准确率和执行标准的完整性都对安全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抓好工作的落实,增强职工解决实际生产安全问题的能力
通过查现场作业、查管理的各个环节、查资料台帐的完整性、查各项工作与作业标准和上级工作安排之间的差距,工作是不是都达到了事事有人干,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的成绩。
(三)端正工作作风,塑造职工在安全工作中吃苦耐劳的精神
到生产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要立刻对下一步的管理提出改进的建议,对检查中出现的“两违”按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好人主义,工作中劝导职工不怕苦、不怕累,大力宣传各个岗位上吃苦耐劳成绩优秀的职工,形成标杆,鼓励其他职工向标杆学习,逐渐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名人效应,制作宣传片、书籍等资料,向各个班组发放。
(四)创新工作思路,促使职工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职教工作是一门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的方法来面对它,因此在工作中就要不断创新工作的思路,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和从事职教工作。岗位轮换就可以作为一个项目来实施。使不同岗位的职工互相了解其他岗位的工作内容,从而获得更多技能,以此明确自己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但是这一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可以组织管理级别的职工和有管理潜力的职工进行岗位轮换,提高管理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目前铁路职工培训基本上实行的还是计划培训模式,大面积“齐步走”方式忽视了职工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差异。
(五)加大培训投入
铁路在职工培训上投入不断加大,但和铁路行业的发展速度相比,仍显不足。所以,进一步加大职教经费的投入是有效实施培训的基本条件。目前,现场很多班组已经安装了大屏幕电视机、多功能学习机,相比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下一步让职工能随时随地得学习和培训可以作为重点目标。
(六)建立健全培训体系
充分利用路内路外两个方面的资源,建立内外结合、分工明确的职工教育培训网络。在外部,形成以交通大学为龙头、高职院校为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和设备制造厂家广泛参与的培训系统。在内部,要整合既有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站段要增加职教人员的配置,完善职工岗位培训体系。为职工培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当今在铁路行业中,职工基本上没有自主选择工种的权利。岗位的不同,人员的流动性和倒班制,对岗位培训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我们可鼓励职工利用休班时间参加系统内、外的培训班;或者对于尚不具备培训条件的工种,由职工自主选定培训单位,站段按照培训目标进行严格考核,合格者给予奖励或报销培训费用,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使用和晋级的依据。这样既能解决工学矛盾问题,也可使职工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九)抓好培训教材建设
要加强对铁路培训教材开发和编撰工作,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职教人员、职工共同参与的开发团队,完成职工岗位培训系列教材的修订和编撰。职工培训教材要强调针对性、实践性;讲求实效,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基础培训教材的管理,这会使岗位培训收效显著。
结束语
铁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职工的素质问题。职工岗位培训是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就是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重视职工岗位培训,对企业、对职工将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只有素质高的队伍才能给该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才能确保企业的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因此一定要重视素质问题,不断探索提高职工素质的各种方法,今天在这方面进行投资,明天将会得到加倍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冯树源.新时期改变国企职工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性[J].青春岁月,2005(6)
[2] 游斌.探讨新形势下铁路职工教育的方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
[3] 吴楠.浅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J].商场现代化,2017,(2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