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晨钟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福建福州,350200 )
摘要:部编版教材着力推进任务群理念,设计的群文阅读篇目渗透在高中语文教材的各个单元,这也正好契合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以建构代替传统课堂的灌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多关注学生的学。本文就任务驱动理念在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做分析研究。
关键词:任务驱动;群文阅读;建构
群文阅读是让任务驱动教学理念稳定着陆的一块“宝地”。阅读任务群构建,主要目的就是进行任务驱动,确保学生持续性开展阅读,从而发挥出群文阅读教学价值。以任务驱动理念带动群文教学,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是“任务”。核心任务是什么,就群文阅读而言其实就是“议题”,好的议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放得开”,讨论的时候“议得来”。其次要解决的是授课过程中如何“驱动”,这涉及到群文阅读课的研读路径的设计和课堂把控。而在一线教学中,部分教师总有如何“选择任务”和“有效驱动”等困惑,在这里,我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认识。
一、选好群文阅读议题,可以驱动学生由浅入深读懂文本关照人生。
议题设计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实践中有些老师把群文阅读课理解为比较阅读,把议题处理为普通的对比阅读,这样的做法可能把课上得“浅”了。因为课堂缺乏一个统领性的议题,没有贯穿群文的线索,所以有一种“放得出去,收不回来”的感觉。我们平时常犯的错误是混淆了议题和主题的区别,课堂设计时不够重视开发学生解读能力,议题缺乏开放性、趣味性和讨论性。
从阅读层次上,笔者认为内容类议题为浅层,情感类议题和形式类议题为深层,好议题要帮助学生达到一定的思维层次,除了能引导横向的比较,还要有纵向的联系与挖掘。比如“项羽”群文阅读中议题为“项羽不同形象的分析”立意就比较浅。《鸿门宴》、《项羽之死》、刘克庄的诗歌《项羽》、剧本《霸王别姬》、张爱玲的小说《霸王别姬》展示出来的项羽形象不尽相同,如果在分析其不同形象基础上把议题定为“项羽的魅力经久不衰探因”,就能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项羽形象的演变,探究其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通过历史形象与现代意识的关照,最终能发现人物形象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可以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文化价值,整节课的思维深度就得以提升。
“题好文一半”,好课我们看议题就可见端倪。以《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荷塘月色》群文阅读为例,议题立为“枝枝叶叶的美”,引导学生赏析景物美,解读的层次就浅了点,驱动力就不足。议题如果立为“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看中国文人审美心理”,去探究秋色里的文人情怀,就改成了情感类议题,解读层次就深了些。如果议题立为“困境求解——从《荷塘月色》到《我与地坛》”,引导学生探究中国文人在面对困境时不同的精神超越方式,深入体会寄情外物和主动抗争所具有的价值,那么解读的层次就更深刻了。
好的议题总带有十足的理趣,驱动着学生探究的欲望。如形式类议题:“跨界——文学表达与影像表达”、“叙述是种选择——《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又如情感类议题:“山水中的中国人文式表达”、“中日文艺中的‘物哀之美'”。我们要结合学情选择适合学生的议题,但不等于把群文阅读拉低主题阅读的层次,议题要具备开放性和讨论性才能驱动学生完成深层的思维探索,在广度和深度上完成群文教学的任务。
二、课堂研读路径的精心设置,循序渐进驱动学生探究文本,实现比较异同,感悟主题,欣赏艺术技巧,体会人文理趣。
议题任务的解决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围绕核心议题要进行选择恰切的文本并设计出带有辅助性问题的研读路径。
1、选择恰切的文本是前置的驱动环节,不同的文本选择隐含了教师对学生讨论目标、方向的引导。
如“曲径通幽处,柳暗花明时——之散文词语初见”,这节课选择《荷塘月色》和《金岳霖先生》两文,利用两文特色的散文语言和风格,让学生在揣摩语言意蕴中感受情感,这样的选文就体现了教师立足于高考相应的题型对文本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落实群文主题可以有窄域的平面的角度,即选择同一体裁的文章;也可以用广域的角度,即不同体裁的文章,甚至可以跨学科选材。比如以史为鉴——荆轲形象文史对照,就是沟通了语文和历史学科,从文学和历史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显得更为立体。我们还可用更为丰富的媒体素材为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对项羽的文化价值的群文探究课上,可以引入何润东版“项羽之死”、手游“王者荣耀”之项羽作战技能演示视频、卡牌游戏《英雄杀》之项羽人物与技能卡牌图片等文本。
这些跨媒介素材的引入,将纯文字阅读和影视剧、网络游戏、卡牌游戏关联起来,因为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的探究欲望会强烈,于是对“项羽”形象及其演变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议题任务的解决是由许多问题逐步过渡到最终任务的解决的,其研读的路径需要设计,一线教师需要具备这种结构化的设计意识。
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彰显着任务驱动理念的建构主义思想,要进行集体建构,必须要有
一定的路径和形式来改变当前的教学生态。以一般的阅读课为例,其路径是:
(1)快速扫读。这是预习环节,要求根据学案,在明确阅读内容和任务之后快速阅读
群文把学案提问中所涉及的关键内容找出,并且一一做好标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做标记的方式,如用红笔圈出关键词圈出,用扁平荧光笔在关键句上划线,或在有疑问的段落旁贴上便利贴写上问题等,这样可以方便筛查、比较异同、探讨交流,为碎片化阅读做铺垫。
(2)碎片化阅读。课堂上按不同文本分小组收集碎片化的知识并进行提炼,与已有经
验进行关联,并通过比较、分析、组合、创新,最终形成系统知识。比如把不同文本中的同一人物呈现出的不同形象分组收集,通过讨论形成对这个人物的系统认识。比如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为议题选取的《送子由使契丹》《送杜十四之江南》《丹阳送韦参军》《送人归京师》四首高考真题诗歌进行群诗教学。通过碎片阅读指令驱动学生分组探究各自负责的这首诗,然后集体讨论收集一样的送别诗却富有不一样的情怀(“愁别”“哀别”“恋别”和“喜别”等)、不一样的风格、不一样的手法,从而建构起对高考送别诗的系统认识。
(3)建构阅读。教师参与讨论,合理引导学生集体建构,形成对议题的不同认识。这
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抛弃问题教学法,也不能霸道介入。提问引导教学是传统教学思路,如果完全抛弃提问,那学生的讨论没有方向也就无法把控,其效果肯定不佳。但在这个解决重难点的环节教师过多介入,如过多提问打断学生、太快太急抛出答案,学生就无法完成自我建构,学习体验就丢失了。我们要明确,提问就是驱动,但是设问要用心,路径要合理,介入要适度。比如在“叙述是种选择——《百合花》《落日》《图片两组》群文阅读课”中,我们设置了“三篇文本的叙述视角分别是什么?”“女性视角决定了《百合花》一文哪些的叙述内容?”“叙述视角的选择决定了其他的哪些叙述要素?”三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有详有略地解读这三篇文本,一步步驱动学生完成“理解叙述视角和其他叙述元素的关联”的最终建构任务。
(4)延伸阅读。这可以有两类活动,一是纵深阅读,驱动学生阅读更多同议题文章;
二是关联写作,将阅读之后的所思所感变现,写成随笔和评论。前者意在拓宽知识面,借以巩固课堂成效,后者意在切合“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目标。
三、构建课后教师自我评价评价标准,驱动教师关注课堂实效,反思不足,立足改进。
学生评价体系很多文章有论述,笔者关注的是教师的自我评价。一节群文阅读课的成功与否,我们不能光是看老师是否有对文本进行细致地比较分析,更要关注老师在核心议题这个重难点的解决上是否下足功夫、花够时间。有的老师把精力错误地放在面面俱到地分别分析出群文各自的特点,在其他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而忽视了议题这个任务指向,造成本末倒置。其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们只要取有利于解决议题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各文本在这个方向上的信息来帮助学生建构就行,面面俱到的做法是无法把群文课上得“准”、上得“深刻”。所以,群文阅读课实质上是议题阅读,重难点一直都在议题任务的落实上,评价的点就要围绕是否有广度有深度地落实议题。
另外,议题虽是开放的,但发散是为了综合,因为每堂课都是有核心任务的,其达成需要路径设计并挖出深度。有的课只需要比较异同,适用于低学段的学生。有的课的任务则需要综合学生对文本的碎片化认知,归纳提高延伸才能达成。教学实践中,教师常犯的毛病往往是在通过建构和整合解决核心任务这个难点环节缺乏耐心去引导,而直接抛出答案,这其实又回到灌输式的传统课堂。其实核心任务的概念有的从议题就可以看出,如“秋色里的中国文人情怀”,有的则是隐含的。每节课的任务概念不唯一,其实现常常是双线并行,一起达成。如“花间寻诗径,瓣上说人情”这节课,我的同事一方面通过李清照不同诗歌的花的物象分析,驱动学生生成了由意象到情感的研读路径;另一方面,通过对李清照不同人生时期的诗歌解读,帮助学生认识到“知人论世”的鉴赏技巧。又如“叙述是种选择”一课中,一方面综合《百合花》等三篇文章让学生完成对“和平的期盼”的情感主题的建构;另一方面通过文本鉴赏引领学生认识叙述视角对其他叙述元素的决定作用的理论主题。这两例都很好地设定任务并巧妙地设计路径。所以,教师在课后自我评价时要关注课堂对核心任务的设定和完成情况,其设定是否切合学情,太浅太深都不宜。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课堂对任务概念的解读是否深刻,研读路径是否合理。
“龙无头不行,兵无将不动”,以任务驱动带动群文阅读就是给火车配上双轨,在大容量发散阅读的同时保证一条明确的思维主线。当然,作为铺轨人的教师如何设计这条路径实现“曲径通幽”是十分具有教育艺术的,笔者也正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努力探索,也期望通过不断学习完善对群文阅读的认知,让语文阅读的天地更丰富多彩。
【基金项目】: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高中语文课堂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研究”(FZ2019GH102)
【作者简介】:黄晨钟,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一级教师
【收稿日期】: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