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本还原的方法途径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8期   作者:何仕红 刘芳
[导读] 《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提出
        何仕红  刘芳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中小学443146
        
        《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提出:“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课程意义上讲,阅读应是一种四维互动的交流活动。它追求的是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四极碰撞与交融,看重的是阅读过程中的结伴而行和相互提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秉着唤醒作者文本,尊重编者文本、确立教者文本,放飞学者文本的原则进行课堂内容的建构。
        当我们在设计一节课的内容时,首先要准确解读“作者文本”,即作者主观上通过作品本身传达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弄清作者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作者文本,真实的还原作者创作的意图。
        能准确无误的传达出作者意图实属不易。案例:一套试卷上的试题上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出自《核舟记)的2、3、4自然段,就是“中轩敞者为舱”“船头坐三人”“舟尾横卧一楫”这三段。针对此内容出了一个题目:这三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答案上写着“空间顺序”。乍一看舟中─ 船头─船尾,有方位词,就理所当然的得出空间顺序。可仔细斟酌文章内容,作者是借“核舟”这一工艺品来赞美明朝雕刻家王叔远“技亦灵怪矣哉”。“核舟”作为一件工艺品又怎样来反映他呢?原来他借一个小小的核桃再现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作者创作此文时,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雕者用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来表现“大苏泛赤壁”的意境和情韵。而其中最能反映这种意境和情韵的是船的中间部分,刻在船舱左右两侧,分别出自前后《赤壁赋》中的两句话: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所以作者在进行作品介绍时,要把中间船舱部分先写,突出意境和情韵。然后是介绍船头的三个人。最后是在船尾的两个舟子。经过这样一分析,这三段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这一顺序让我们咀嚼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从而还原出作者的意图。再回到命题上,看答案,我们不得不承认命题者对作者文本存在误读了。
        因此准确还原作者文本成为教者要准备一节课的首要任务。到底该怎样还原作者的意图呢?有没有方法可寻?现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谈一谈作者文本意图的还原途径,让作者文本解读尽可能不再步入误区。
        一、从文字的语境上对作者文本予以还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一段很经典的文字:“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师者可从文字的语境上对作者文本予以还原。首先梳理出“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特殊句式,把13种事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云雀、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串联在一起。

从句式的分析中来感受作者重点要写的内容是什么?在品读回味的过程发现前面13种事物作者一笔带过,而“单是……”这一部分的内容作者有详细的描写,这就是作者重点要写的内容。通过咬文嚼字,揣摩文字的语境,明确这段文字就是为了表达儿时的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一中心。顿时也让我们豁然开朗,曾经被我们细细误读前四种景物构成的“美园”并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只不过是回忆儿时,这些跳不开的景让作者文思泉涌付诸笔端罢了。
        二、从自身的心境上对作者文本予以还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是在怎样的心境里创作第二段?解读时发现这篇文章的题材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必须从两个视角来解读。即读者要关注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的交替出现。在文中第一段叙述的“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印象中的实境,体现出的是成人视角。而“乐园”是指“那时”的心理感受,是回忆中的心境,则体现出儿童视角。所以作者在创作第二段时,应该是由儿童的心境来回忆当时的百草园。此时儿童心境是怎样的?“趣味”二字可见证。具体到文中的内容,对应的是第二段后面四件趣事。“单是那泥墙根一带就有无穷趣味”这句话中的“趣味”和“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的“乐”在内容上是前后呼应的,情感表达也是一致。因此哪些东西给我带来的快乐最多,最令人难忘,就越发愿意用大量笔墨去倾诉。
        为了验证自己解读,把这13种事物和4件趣事用儿童的视角重新给它分成四类: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就是从“美”的角度来写的。比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发现作者的写作重点并不是这些,而是着重写后面的四件趣事。这样安排恰恰符合儿童的天性:好看的、好吃的、好听的、都不如好玩的。因为只有好玩才最能释放儿童的天性,只有好玩才能体现身心自由,只有好玩才能感受到无上的快乐。只有这样去还原文本,才能与沉浸在儿时回忆中的自身心境保持一致。
        三、从创作的情境上对作者文本予以还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的?我们就要去寻找作者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的内涵:“朝”字面意思指早上,对于人生来说是童年时期。“花”比喻童年经历的事情。不管童年经历过什么事,但是他在这本书中所回忆的那些事情,他觉得是非常美好的,值得回忆的,就像花朵一样,那么鲜艳那么让人流连忘返。“夕”很显然就是指晚上,对于人生来说就是“晚年”,在晚年的时候来回忆童年时期那些值得回忆的事情。回忆童年往事定下了美好而与快乐的感情基调。作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也有见证:“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由此可见,尽管作者写作此文当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品尝人生的艰难。但作者心甘情愿的沉醉在儿时的记忆里寻找生命的慰藉,即便是要哄骗他一生,也要时时反顾。于是鲁迅说《朝花夕拾》里的文章都是“从记忆里抄出来”的“回忆文”,这是多么刻骨铭心的美好回忆。从中可以得出作者创作时是沉浸在童年时期的往事之中,感受童真童趣的美好。
        就这样我们从文字的语境、自身的心境、创作的情境这三个方面入手去分析作者文本,发现它们都聚焦到一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要表达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快乐,感知童真童趣,依依不舍之情。因此教者在还原作者意图时不妨去斟酌一下文字的语境,剖析自身的心境,了解创作的情境,这三者高度合一,就不会误读文本,更不会去过度解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