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设计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8期   作者:杨云军
[导读] 初中生物是学生要学习的众多科目当中的一门
        杨云军
        四川省乐至中学 641500
        摘要:初中生物是学生要学习的众多科目当中的一门,课程教学当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都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新的生物知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生物的教学有了新的方向,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当中越来越注重思维导图的运用,通过思维导图这一图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思维,加深对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主要从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促进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生物学实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对信息技术产生了迫切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影音、交互等功能,教师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引入课堂,同时那些没有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移动化资源,又使教学大大突破了“教室”和“40分钟”的局限,从而营造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一、绘制图表时启发学生聚焦关键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制作思维导图也是如此。学生在课前要做好前期预习准备工作,必要时教师要画出范图,便于学生进行揣摩和演练。在完成“构图”的思考过程后,可以在课堂上于白纸中央写上“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然后在周围标注“血管”、“心脏”、“血液”、“双循环的路径”等,并且用粗细不同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线条将之与各级主题之间联系起来。学生若能够独立、自主建构,则说明知识掌握程度较好,否则需要找出不足,加以复习巩固。学生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当场绘制,肯定是最佳。若时间有限,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留有核心概念的“骨架”,课堂上再添加“血肉”,这样可以使课堂更高效但在思维导图的实际绘制过程中学生常会出现的问题是仅仅“搬运”课本知识;或者有的学生设计不合理。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准确的指导,帮助其明确制图思路,纠正其不当的制图方法,启发学生聚焦关键词,抓住线索形成脉络,并且让他们分清概念之间的主次关系,引导学生条分缕析地把各级主题规划好,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做到去芜存菁。
二、引入生活资源,实施生活化教育
        生物教育与自然科学、学生个体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课外资源的导入会变得更为便捷,教师可以尝试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知识的相关特点导入多元化资源,展现生物课程与客观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教学知识。如在教学《植物的萌发》时,大部分学生都观察过植物的种子,其中有小部分学生还有种植植物的经验,如果教师能够将有植物萌发的动画引入课堂,学生必然能够以更高的积极性学习教师所教内容。基于此,教师可以播放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生命》,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当种子成长为植株之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在不同的生长时期,种子的特征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之后,学生会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与观察的纪录片给出答案,但对于种子如何生长这一问题,学生在不了解种子结构的情况下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为此,教师可以将《植物的萌发》中的生物知识加工成多媒体动画,在教学材料中展现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促使学生能够“对号入座”,将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内部结构等知识导入对应的教学框架。依靠生活经验与多元材料的展示,学生能够形成“生物知识就在身边”的良好意识,深入剖析生物知识的核心价值[1]。
三、发挥微课教学作用
        所谓微课,指的是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交互式教学构建的过程中,发挥微课的效用对于创新式教学意义重大。微课不仅内容非常短小精悍,并且展示的时间也比较有效,因此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课程准备。微课模式的教学需要走精品路线,所有的微课课件的设置都需要教师投入全身心来进行设计,全面结合生物课本内容与现如今生物技术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将学生的性格特征充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学质量有所保证。例如,在研究初中生物课本中“生物体为什么可以由小到大”的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进行微课课件制作时,教师将研究的重点放到细胞的成长与分化这一方面,重点研究其主要过程。可以以人体为例,以此引出人体的细胞主要是由哪几个部分共同组成,使用动态的过程来将细胞的成长、分裂过程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依据分裂之时染色体的变化状况开展详细的讲解,继而使用生动的动画过程,将染色体在分裂之时的不同形态与相同形态、数目变化等状况进行详细讲解[2]。
四、依托电子白板优化教学反馈电子白板
        相对于传统的PPT功能更加齐全,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移动、画笔等功能,优化课堂教学的反馈环节。在《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叶》一课中,当学生了解了叶片的结构和功能之后,接下来就要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一重要知识。比较常规和传统的方法是教师用看图填空题来巩固新知识,但是这种反馈的方法比较呆板,学生的记忆容易机械化,效果不佳。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自制flash拼图游戏,课堂上依托电子白板,让学生完成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的识辨和拼接,对于其中需要详细说明的地方还可以画出来,这种动手动脑的独特反馈练习,形式灵活,更具趣味性,使学生记忆深刻。同时,教师也实现了针对微观抽象的难点知识有效突破[3]。
五、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记录课堂重点
        生物课堂上涉及的知识点众多,采用传统的课堂笔记记录方式学生在听讲的同时只会非常吃力,而且这样记录下来的课堂笔记也非常的零散,非常容易不完整,而且非常容易本末倒置,不能够真正理解课堂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课堂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和记录,这样学生不必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记录笔记上面,有更多的时间认真聆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课前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画法和用途有基本的了解,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式构建思维导图。在运用思维导图记录课堂笔记之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一节课的思维导图记录,教师首先对新课阐述一遍,然后引领学生画出本节课堂教学的主题和关键部分,然后以此为中心和重点分散出其他各个主题和小重点,运用一定的色彩和曲线进行具体的解释。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如何根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思维导图的归纳和整理,然后在后续的训练当中逐步找出适合自己的构建方式,高效地记录和整合课堂笔记[4]。
结束语
        在进行初中生物交互教学构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各种新媒体技术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掌握,继而将各种课本知识更好地展现出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避免盲目追求,无论何种形式的新媒体教学,教师都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作为重要内容,将教学形式作为辅助内容,尽可能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状况[5]。
参考文献:
[1]童丽丽.思维导图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2020(03):93.
[2]臧敏.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66-67.
[3]文琰.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9(18):32-33.
[4]马兆云.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51):163.
[5]雷昆鹏.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50):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