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8期   作者:李良虎
[导读] 思政课是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关键课程
        李良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199)
        [摘要]思政课是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关键课程。高校遵循“八个相统一”推进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使得大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混合式教学出现,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将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通过以立德树人为主线,采用线上下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联动式教学,实施教学中线上学习、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和多元立体考评体系四个维度协同驱动,推进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主体多能化、教学载体智能化、教学模式融合化,将有力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吸引力、亲和力、针对性,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1]《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都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对高校内涵式、高质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建设,持续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和建设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的迫切任务。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和混合式教学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材内容不够鲜活,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3]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三中心论(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一张屏幕、一个鼠标”控制一堂课。大部分任课教师在讲台上以教材为本,通过图文并茂的PPT或动感十足的视频,激情四射、神采飞扬地讲课,学生在座位上两眼迷离地看着,似懂非懂地听着,似信非信地附和着,这样高大上的满堂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到课率不齐,抬头率不高,点赞率不多。课堂效果不理想,难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影响了高校内涵式发展。
当今社会,高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正处在一个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及娱乐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空间已成为中国人,乃至地球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依托科技创新出现了三微一端(慕课、微课、微视频)和QQ、微信等交流媒介,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了混合式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采取的教学模式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4]简而言之就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最终目的是依据学习和教学的规律去有效提升绝大部分求学者学习的深、广、厚度。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6]《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指出:“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涉及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7]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指引了方向。将混合式教学方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线上”+“线下”衔接互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主旋律,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现实诉求。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八个相统一”思想,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具有应用价值。
1.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着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改革创新,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混合式教学贯彻质量第一的理念,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把“互联网+”时代的元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了从 “旧三中心(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发展到 “新三中心(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特点和生活习惯紧密相连,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有利于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爱学、勤学、善学和知行合一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中有声音、有色彩、有图片、有视频,教学内容紧扣学生的自身诉求、生活需求、学习关注点和社会热点展开,使得学生可看、可听、可思、可议,有效地吸引学生,使得学生爱学、勤学、会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3.有利于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形成良好的道德生态环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在课前的靠前预习、课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交流、课后的实践体验,被透彻的学理分析、彻底的思想理论、强大的真理力量所折服,不仅知行合一行动起来,且起到带动身边人、辐射其他人的作用,这种以点带面的效果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的道德生态环境。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开展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依据一根主线、实现两者结合、推动三个环节联动、推进四维驱动、落实五大优化展开混合式教学。
1.以提质增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主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以提质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利用传统课堂教学主渠道和网络在线教学新阵地优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抓手,使得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三个规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质增效的改革创新目标,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总体要求高度契合,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载体。
        2.以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
线上教学是任课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授课和双向互动的课堂活动,以录播课为主,采取“录播+线上答疑”的形式。课后辅导可以采用点播或线上答疑形式。线下教学是需要组织学生到教室,与任课老师进行面对面地互动教学。
线下教学存在传统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以国家统一的教材为主,辅之各类教辅材料,通过权威的管理进行主导性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循序渐进地学习指导,但是教学资源更新慢、数量有限、针对性不是特别强,教师精准教学有较弱,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有效性。线上教学以网络教学为主,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教师个化教学突出,通过民主集中式的管理,有效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但是教师的主导性比较弱,学生自学动力持续性不足,教学资源呈现碎片化,网络管理缺位比较严重。“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无缝对接和有效融合。从“线上”与“线下”互动合作的联动式关系来看,混合式教学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持续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3.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联动式的混合式教学拓宽思政课的教学时间
课前是学生线上自主学习阶段。教师通过建立的qq、微信等各种交流群组织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观看中国大学MOOC(慕课)和超星尔雅网络教学系统等在线平台的课件和视频、通过百度等搜索学习资料、做在线练习、开展交流讨论。课中是课堂师生、生生互动应用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就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关注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一起分析探究,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的体验中真听、真信、真懂,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课后是学生巩固实践学习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互联网+”构建课堂、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结合起来,使得课堂、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协同育人。由此可见,开展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联动式的混合式教学拓宽了思政课的教学时间。
4.以开展四维驱动的混合式教学实现三个转变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能
“四维驱动,就是在混合式教学中线上学习、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和多元立体考评体系四个维度协同驱动。”[6]线上学习是通过线上共享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课前靠前学习。课堂讲授就是师生课堂面对面交流。实践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在课堂、学校、社会、家庭进行实训实践。多元立体考评体系就是把线上学习、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都纳入到考评中。“通过四维驱动开展混合式教学,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教师的一元独白到师生多元互动的转变;二是实现了从单一的考试成绩向重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考核方式的转变;三是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知、情、意、行的有序融合,从而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能。”[7]
        5.以开展五大优化的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学的立体化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五大优化就是从优化供给侧的角度来优化,即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主体多能化、教学载体智能化、教学模式融合化。教学资源立体化就是向学生提供具有体验性、泛在性、文化性、交互性、自主性特征的立体化、信息化、互动、电子教材等多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多元化就是以所授内容和社会热点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关注点,制作小程序、游戏、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形式多样,最大程度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教学主体多能化就是思政课教师要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提高专业知识、理论素养、教学技能、信息化水平、课堂驾驭能力,实现“线下课堂”与“线上学习”的无缝对接。教学载体智能化就是提升教学载体的智能交互功能、创新教学载体的教学系统、及时维护教学载体智能教学系统。教学模式融合化就是重视课前混合教学、加强自主性学习,强化课中混合教学、加强研究性学习,提升课后混合教学、加强探究性学习。
        五大优化的开展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全方面的教学信息化、一体化,实现了教学交互、共建、共享,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遵循习近平同志的“八个相统一,从旧“三中心”发展到新“三中心”,由灌输式教育教学进展到灌输式与启发式相结合,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衔接,落实了“三全育人”的理念,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1]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0
[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3][6]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 [7]刘海梅;何建东.高校思政课“四维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9(1):83-8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 年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坚持“八个相统一”优化供给侧思政理论课提质增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GA202011)
作者简介:李良虎(1973-),广西陆川县人,研究生学历,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